Call us (06)505-2916 . FAX(06)-5052917

L4: 請問宏觀調控為何?.

 

2004的樂章還未近尾聲,多思的人們已經開始回味其跌宕起伏的段落。而對2004年的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而言,宏觀調控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被忽略的「主旋律」。看風雲,參世事,是非曲直,自有評說。

「我想講的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對宏觀調控要有正確的理解,」11月27日,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在首屆「中國商務發展論壇」上演講時為宏觀調控「正名」。

「這次宏觀調控不僅僅就是緊縮的一面,也有擴張的一面,是鬆緊適度的、鬆緊結合的一次組合式的宏觀調控,」邱曉華強調說。

「首先,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共同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可或缺,那種認為只要市場經濟不要宏觀調控,或者認為只要宏觀調控不要市場機制的認識都是不對的。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一樣將伴隨著經濟發展的全過程,所不同的是,不同時期、不同的階段宏觀調控有不同的重點、有不同的政策取向、有不同的力度而已。這一點我覺得我們應當充分地看到。所以,那種認為宏觀調控已經大功告成可以結束的認識是不全面的。」

「第二,宏觀調控作為政府干預經濟的總稱,既有緊縮的一面,也有擴張的一面。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政府採取了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我們稱之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到目前為止發行國債超過9000億,刺激經濟增長,應當說這是宏觀調控中積極擴張的一面。眼下正在進行的宏觀調控也不是單純的緊縮,也有松的一面,對農業、對煤電油運是支持的、是鼓勵的、是加大投入的力度的。反過來,對那些高污染、高消耗、盲目擴張的確是緊縮控制的。所以,宏觀調控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現實看都有雙重性。那種認為宏觀調控就意味著緊縮,就意味著控制的認識是不全面的。」

邱曉華預期,宏觀調控將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和改善。原因在於「從今後的發展趨勢看,經濟生活中仍然存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我們需要繼續保持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

「在調控的政策方面、在調控的手段方面、在調控的重點方面,國家將進一步完善、進一步充實,以增強宏觀調控的靈活性、以提高宏觀調控的有效性。所以,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將是在改進和完善宏觀調控,進一步擴張改革與開放,進一步貫徹科學發展觀之間來繼續推進現代化進程。一個經濟增長平穩較快,經濟運行更加健康,老百姓能夠得到更多實惠,經濟的可持續能力進一步提高的良性的發展前景,將成為今後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方面。」

中國宏觀調控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http://www.globalpes.com/Crossstrait/crossstrait.htm

中國總理溫家寶提出要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之說後,造成東亞各國股匯市的恐慌,紛紛以急殺的方式向下修正,其中以台股受創最重。究竟此次中國宏觀調控的影響為何?股市是不是反應過度?讓我們來做一檢視。與1993年朱鎔基所面對的經濟過熱的情勢不同,現今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僅3%,而1993年達到20%。所以,目前的情況,在總體經濟上過熱的情形尚未發生,發生過熱的主要是幾個產業部門,特別是在鋼鐵、水泥、電解鋁、房地產等固定資產投資增加過快,造成過度投資與重複投資等問題。在物價上,現階段也是在生產所需的原物料價格上產生飆漲的情形,但消費者物價指數還算平穩。



雖然目前過熱情形僅限於幾個部門,但是若以此趨勢發展下去,可能會擴及其他部門,而產生經濟全面過熱的情形。因此界定此次溫家寶的宏觀調控,應是一種危機尚未發生前的預防措施,而不是處理已經發生的危機。採行預防措施的力度自然與處理危機不同。為解決危機所帶來的立即的嚴重傷害可以採行比較激烈的措施,甚至可以不惜以硬著陸來減緩通膨的殺傷力。但是此次為較緩和的危機預防,採取硬著陸則有過當之嫌,對中國經濟發展反而會得不償失。因此,以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中國所採行的宏觀調控,最重要的原則應是防止硬著陸。



筆者認為中國產生投資過度情形,根本上是由兩個原因所造成,一為金融體系不健全,二為投資者的過度預期。其中比較嚴重的是第一項。與韓國七0年代末期一樣,此次過度投資是政府藉由對銀行的操控,對特定部門執行大量的投資。比較不一樣的是韓國是由中央政府扮演幕後投資者,而中國則是地方政府。中國地方政府為求政績,大量投資於所謂「政績工程」與「形象工程」,並且放任過度投資與重複投資的發生。如果中國政府能夠利用此次機會,徹底改革金融體系,讓銀行運作回歸市場,則能斧底抽薪的減少過度投資再次出現的機會,若因此而產生硬著陸也是值得。



不過,目前中國的政策方向應不會朝向改革金融體系的方向,而是採行暫時性的治標降溫措施。緊縮上述四大投資過熱產業的銀根,阻止四大產業的新生投資是目前已經執行的降溫政策,至於是否調升利率則尚未決定。有論者認為,中國金融體系人為操控過甚,利率不是借貸時的考量,因此提高利率無法有效降低信貸的數量。雖然如此,對於房地產業而言,提高利率則是一個阻止房地產過熱的方法。中國緊縮投入房地產興建的貸款,降低市場新屋推出的數量,若無其他配套措施,反而會加速現有房地產價格飆升。提高消費者購買房地產的貸款利率,則可有效的讓房地產市場降溫。當然,銀行也可以直接限制貸款來使房地產降溫。房地產業是鋼鐵、水泥的主要需求者,房地產市場降溫則為連帶的使其他產業過度投資的情形減緩。



中國宏觀調控對台灣的影響為何?基本上,此次中國的宏觀調控比較像是一種內部調整,調整的目標限於幾個部門的投資。這幾個部門多屬內需產業,與台灣經濟的連動性不大。與台灣經濟連動性較大的是出口部門,然而目前尚看不出中國有將調控的目標擴及出口部門的必要。中國的出口部門,特別是外資廠商,資本運用較有效率,發展也較為健康,在此情形下,出口部門高速成長的泡沫化問題不大(過多外匯存底是政府的問題,不是廠商的問題),而中國政府當然也不需刻意緊縮出口部門的銀根。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不是成長過快,而是過多的無效率投資,快速但健康的成長仍應是中國追求的目標。



中國採行會不會採行全面性的緊縮政策?如果採行對台灣的影響為何?首先中國採行全面性緊縮政策容易導致硬著陸,是一種自廢武功的作法,除非通膨已經失控,在現階段實在沒有必要。但若真的以部門為主的降溫措施失效,導致中國必須採行全面性的緊縮措施時,此時受傷最重的還是內需市場。對於從事出口的廠商而言,除了資金成本提高,影響應不大。只要中國的措施不會進一步入落入通貨緊縮的循環,而造成另一次嚴重的通縮輸出,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應是有限的。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1120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