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06)505-2916 . FAX(06)-5052917

生命勇士:水蜜桃阿嬤

生命勇士:水蜜桃阿嬤 --文/林文蘭(台大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是商業週刊近幾年來關懷台灣社會發展危機所進行的系列報導。從〈等待鳳梨長大的小如〉到〈阿祖的兒子〉,乃至於拍攝成紀錄片的〈水蜜桃阿嬤〉,除了彰顯出台灣在經濟轉型下所出現的貧富差距、隔代教養和生存困境,更剔透出許多生命的晶瑩和星光。

  因兒子、媳婦和女婿相繼自殺,新竹尖石鄉泰雅族「水蜜桃阿嬤」江秋玲女士,獨力扶養七名孫子女。由於無法承受媳婦燒炭自殺的哀痛,兒子不忍獨活,在一週內仰農藥自盡。在水蜜桃阿嬤珍愛的手機中,收藏著兒子於了結生命前所錄製的叮嚀片語,那是阿嬤思念兒子的唯一寄託,也是她勇於承擔負荷的力量來源。

  在懵懂之時遭逢喪親之痛的小主角,用稚嫩童音訴說著什麼是「父母雙亡」,向外人指出身上所在的自殺痣,除了引人憐憫嘆息之外,更用赤裸的語言和憤怒式的炫耀,拆穿來者前往關懷的目的。早逝的親人,無法完成親子教養的職責,留給孤兒的是生命的酸澀和疑惑,留給孤兒的是說不出、道不盡的悲痛,留給孤兒的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生命無法重來,結束生命並無法解決問題;解脫自我生命,只會令親人落入哀痛的牢籠之中,反倒為在世者留下深刻而無法抹滅的傷痕印記,更加重了在世者肩上的生存負荷。當一個人出現了終結生命的心念之時,不妨靜心想想:給自己一個生命機會,更是給全家人一個幸福的機會。一個轉念、一個行動、一個奮鬥、一個機會,很可能就是幸福再臨的起點。唯有作為一位負責任的親人,未來才有無限的可能。

 

生命開花結果:等待黑暗盡頭的光明

  死亡之念,可以燎原。負債與喪親之痛,讓阿嬤的親人走向自我毀滅的無奈道路。而喪失至親之痛,更讓死亡恐懼縈繞在生者心頭,讓生命之光環繞著沈重陰影。然而,唯有走出死亡幽谷,才有重生的契機。逼視死亡的事實是困難的,更艱難之處在於探究死亡之因。負債雖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負債絕非結束生命的關鍵,而是一個人在面對生活處境不順遂所秉持的態度究竟是逃避塞責或勇於承擔。直言之,逃避式的解脫生命並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唯有面對問題,積極尋求方法與外援,才是負責任的生命態度。

  生命星火,可以播種,更可以繁衍傳遞。雖然阿嬤偶爾會對早逝的兒媳們生氣,憤恨他們放下孤兒撒手人圜。然而,她卻從生氣宣洩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生命勇氣,因為阿嬤認為:「生氣,一定要放氣,否則心不是會爆掉嗎?」平凡人的身體病痛可以靠醫藥來治癒,但心理的破洞無法彌合、情緒的憤恨無法被化解,那麼一輩子將可能會是脆弱的病人。水蜜桃阿嬤堪稱孫子女們的生命楷模,她在挫折中見堅強,在絕望中尋希望,在悲苦中現歡笑。例如:在雲霧空谷中,隨手拈來地紮一把生日花束,便可成為孫女最珍貴的生日禮物。


 「水蜜桃阿嬤」的生活寫實,透過媒體報導和紀錄片的播映,促使許多熱心人士專程前往部落向生命勇士致敬。而各界的善款和生活物資也大量湧入,校方更為孩子成立教育基金專戶。彌足珍貴的是,山谷中的部落人情,成為關鍵的社會支持體系,部落族人透過互助陪伴這個家庭共同度過生命的黑暗時刻。阿嬤說:「好吃的水蜜桃,一定要經過冬天的霜雪,春天的雷與夏天的日照。人,一生也必經霜雪、驚蟄和炎炎日照」。在生命的險坡之路,水蜜桃阿嬤為孫子女的生命剪枝、除草、播肥,她勇於擔負起生命困頓時刻的扁擔,她徹底體現了與逆境相隨的堅毅心志,守望著孫子女的生命在來年有燦爛開花與結果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