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泳時一定要預先得到家人的同意,同時要結伴游泳以便互相照顧。
2.會游泳是現代人的基本自衛能力,學游泳最好請游泳專門人員指導,以學好正確泳姿。
3.設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險」等警告標語之水域處,千萬不可下水游泳。
4.選擇有救生員的場所游泳最安全,切勿到不明地形的水域游泳,以免發生危險。
5.身心情況欠佳時,如疲倦、飽食、飢餓、生病、情緒不好以及酗酒後均不宜下水游泳。
6.游泳時千萬不可逞強好勝,應該量力而為。不會踩水或游技差者,不可到深水處或離岸太遠。
7.不明地形或水深處均不宜跳水。
8.潛水技術欠佳者,不可冒然潛入深水,以免發生危險。
9.從事任河水上活動時,均應穿上救生衣,以策安全。
10.磯釣時應穿上救生衣及釘鞋,並確實掌握漲潮、退潮之時間,以策安全。
11.划船時最好划到岸邊淺水處再作換位,最為安全,否則也要採最低姿勢換位。
12.避免乘船或泛舟超載,以免覆舟造成溺水事件。
13.萬一意外事件發生時,掉入水中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設法踩水自救,使身體不會沉下去,
採用蛙式踩水為最基本有效的方法。
14.當著衣溺水時,可利用身上衣物製作成浮具而自救。應先脫鞋子,再脫掉長褲並將褲管打結後,
雙手由後向前拋,便可充氣。
15.參加救生訓練之後,才有能力自救救人。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每年暑期均免費招訓「救生訓練班」,
歡迎各位參加。
16.發現有人溺水時,一方面設法施救,另一方面迅速打電話求援。救人時分秒必爭,應鎮定迅速處理。
17.當發現溺者,對其拋擲救生圈、皮球、繩子及一切可浮物品,均可使溺者獲救。
18.溺者若離岸不遠,則用岸上一切可利用之東西,如竹竿、木條等,從岸上施救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19.溺者若在水深及胸以下且離岸不遠時,則可用手拉手的人鍊方式施救之。
20.游泳施救時最危險,宜特別小心,最好從背面接近溺者,以免正面接近而被溺者纏抱。
21.在較大水域如海洋、溪流、湖、潭等施救時,由於人的體力有限,最好使用救生器材施救,
如船艇、絞繩機、魚雷浮標及救生板。
Swimming 允許游泳 | Surfoard riding 允許衝浪板衝浪 | Water Skiing 允許滑水 |
Swimming prohibited 禁止游泳 |
Surfboard riding prohibited 禁止衝浪板衝浪 |
Water skiing prohibited 禁止滑水 |
Beware deep water 水深危險 |
Beware sudden drop-off 陡坡危險 |
Beware skiingers 水母危險 |
安全水域旗
在海灘插有紅黃旗,代表有救生員駐站,屬於安全戲水區域
戲水三不: 戲水三要:
1.危險水域不戲水 1.戲水要充分暖身
2.飯飽後不戲水 2.戲水要同伴在旁
3.無救生員處不戲水 3.戲水要量力而為
主要為意外事件中喪失呼吸及循環功能之傷患,而非心肺功能衰竭或絕症終期病患。如溺水、車禍、雷殛、觸電、毒氣、藥物中毒、摔傷等只要患者或傷者一停止呼吸、心跳,就應在第一時間搶救。
實施CPR應注意之事項
1.
胸外按摩不可壓於劍突處以免導致肝臟破裂。 2.
胸外按摩時,患者需平躺在地板或硬板上。 3.
胸外按摩時,不宜對胃部施以持續性的壓力,以免造成嶇吐。 4.
胸外按摩時,手指不可壓於肋骨上,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5.
胸外按摩時用力需平穩、規則不中斷,壓迫與鬆弛時間各半,不宜猛然加壓。 6.
胸外按摩時施救者應跪下雙膝,分開與肩同寬,肩膀應在患者胸部正上方、手肘伸直、垂直下壓於胸骨上。 7.
心肺復甦術開始後不可中斷7秒鐘以上(上下樓等特殊狀況除外
)。因為每一次的壓縮只有正常心搏量的1/3~1/4。 8.
緊貼胸骨之手掌根不可移開傷患胸部或改變位置,以免失去手的正確位置。 9. 若現場只有一位急救員,沒有其他人可以尋求支援,必要時此急救員應先為患者施行1分鐘有效的CPR後再尋求支援。 |
| |||
CPR操作步驟
|
*急救員位置:建議雙膝分開與肩同寬,跪於傷患右頭胸之間。
*施行急救,須一直作到有呼吸及有脈搏或後續支援到達為止。
*如溺者意識已清醒,採側身休息姿勢,以毛巾包裹全身保溫,等待後續支援到達,送醫治療(D)(Definitive therapy),觀察48小時以上,不要忽略出現吸入性肺炎引起的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不慎可能因而喪命。
1. 將溺者救上岸後,先檢查意識。(拍肩、查問怎麼了?)確定沒有意識,趕快尋求後續支援。(救命啊!請幫忙打電話119,呼叫救護車) 將溺者平躺於硬地上。暢通呼吸道(一手掌下壓前額,另一手姆指與食指成手槍形抬下巴)。看胸部有無起伏,以耳朵貼近口鼻,聽有無呼吸聲,以臉頰感覺有無出氣,
如此五秒鐘:如果沒有呼吸,壓前額的手移來捏住溺者的鼻子,並打開其嘴巴,
以口對口慢吹兩大口氣,同時看溺者胸部有無起伏。
2. 用食指及中指找到頸部中央位置喉嚨處,沿著己側下滑1.5~2公分處,微壓以感覺是否有脈搏。若無,則按壓胸部,其法為:以食指及中指順著肋骨下緣往上滑至胸骨下端,
以此往上二指寬,另一手掌跟部靠攏置其旁,原手掌跟疊加上面,手肘打直,
兩肩在溺者胸部正上方,以上身之力下壓約4~5公分(成人),並口數「一下、 二下、三下...十一...十五」,與口對口吹氣二比十五下之比例,持續四個循環,再測有無脈搏,若須一直做到有呼吸及有脈搏或後續支援到達,最後送醫治療。如溺者意識清醒,以毛巾包裹全身保溫,然後送醫,不要忽略感染肺炎或死亡的可能。
游泳安全注意事項
一、應瞭解自身健康狀況,若有心臟病、高血壓、傳染病、羊癲癇、皮膚病、眼疾等,不宜游泳。場地選
擇,應在開放浴場或有救生人員值勤的水域活動。不可在設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險」等禁止標誌區
域內游泳。
二、活動時間,最好避開中午時段。尤其在夏天,海邊有強烈紫外線照射,會曬傷皮膚,嚴重的可能會變
成皮膚癌。夜間游泳,除了游泳池外,一律禁止。不宜在低水溫中游泳,更不可在冰天雪地超低水溫中游
泳。過飢、過飽,或心情欠佳時,不應下水游泳;飯後游泳最好要隔二小時。
三、應遵守各浴場之規定(各開放浴場在入口處都設有告示牌)。游泳時應穿游泳衣、褲,不可穿牛仔褲
入水。若發現有人溺水時,應大聲呼叫「有人溺水」,請求支援。若未學過水上救生技術,不可冒然下水
救人,同時,請打119向消防隊求援或察看周圍是否有救生器材,如救生繩袋、救生圈、救生球、救生桿
(鉤)等或代替物作岸上施救。
四、入水前應先做伸展暖身操,經淋浴後才能入水。游泳時最好兩人一組,採伙伴制,彼此相照應。若是
團體活動,入水前先清點人數,登岸亦同,在岸上應留一、二人作警戒,以策安全。
五、初學游泳,應在泳池,並學些自救及求生方法和簡易急救及CPR。所有水上活動,最基本的是游泳,
游泳技術好又懂救生,才會玩得更安全。
六、游泳時遇大雷雨或地震時,應立即離水上岸。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戶外水上活動安全-「防範溺水事件」預防作法.doc
相關宣導連結:
(一) 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nfa.gov.tw/main/index.aspx防災宣導--登山防溺--水域安全資訊網--水域活動安全。
(二) 交通部觀光局http://admin.taiwan.net.tw/index.aspx觀光資源--水域遊憩活動--安全宣導。
(三) 教育部體育及健康教育資訊網--學生游泳能力121網站http://www.sports.url.tw/游泳教室。
(四) 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觀光局(處)或消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