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06)505-2916 . FAX(06)-5052917

L5: 民進黨

 

民主進步黨是一個台灣政黨,簡稱民進黨DPP(來自其英文名稱: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1986年解除戒嚴黨禁前整合而成,乃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一個具真正意義的體制內反對黨,也是繼日治時代台灣民眾黨後第二個實際參政的台灣政黨,也是台灣目前最大的本土政黨,成立於台北市;於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至2008年間成為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8年大選下野後仍為最大在野黨[1]

以民進黨為首的泛綠陣營,和以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台灣兩大政治聯盟。

黨外時期

民主進步黨於1986年在台北圓山大飯店成立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因中國大陸發生國共內戰失敗後撤退到臺灣作為根據地,之後宣布「戒嚴」長達三十餘年(1949年1987年),人民的自由民主權利受到一定限制,但仍有部分黨外人士(即非國民黨人士)爭取民主與參與政治的權利。黨外聲勢逐漸發展壯大,1979年發生的美麗島事件成為黨外運動的高潮,施明德黃信介林義雄呂秀蓮姚嘉文陳菊等多人並因此而入獄服刑。

1980年代,黨外實力逐漸整合,最終在1985年組成「黨外後援會」,開始具備政黨的雛形。同年(1985年),黨外後援會提名11人參選該年的台北市議員選舉,結果全數當選。1986年7月起,由黨外人士組成的「建黨十人小組[2] 開始秘密進行組黨事宜,1986年9月28日,由132名與會的黨外後援會,在台北圓山大飯店敦睦廳開會,對於籌組新黨開始討論。最後採用由謝長廷尤清主張的「民主進步黨」作為黨名[3],正式宣佈組建民主進步黨。民進黨創黨後十人小組又增加八人,擴大成為「十八人建黨工作小組[4],一個多月後,民進黨召開第一次全代會,在會中由曾擔任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的江鵬堅擊敗黨外大老費希平,當選首任黨主席。

由於當時組織政黨是國民黨政權所不允許的,國內外的焦點紛紛集中在當時的總統蔣經國身上,後來蔣經國以「時代在變,潮流在變,環境也在變」而默許民進黨的成立。在解嚴之前,國民黨當局仍不願承認民進黨;而當時大部份受國民黨控制的媒體,在新聞報導時都以「民X黨」、「X進黨」帶過。

[编辑] 第一次在野時期

1986年,組黨後的民進黨參加第一次的立法委員選舉國大代表選舉,總得票率都在20%以上。此後民進黨也發動了多次街頭遊行活動,爭取當局解除戒嚴、爭取國民代表直選與一系列的公共政策調整。初期的民進黨雖視自己為台灣的「本土政黨」,將國民黨政府稱為「外來政權」,但主要的政見還是爭取民主自由,讓被限制政治權利的台灣人民,有更多的參政、議政權。在此時,民進黨主要通過發動街頭遊行等手段與國民黨統治當局抗爭,非支持者乃稱民進黨為「街頭黨」。民進黨成立之初並未得到國民黨的承認,但仍然於同年11月10日拒絕國民黨的要求,如期舉行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選出江鵬堅為創黨主席。民進黨創黨黨綱中明定:臺灣的前途由臺灣全體住民,以自由、自主、普通、公正、平等的方式共同決定,標舉出臺灣住民自決的主張。11月30日,發生因流亡海外的許信良返台所造成的「桃園中正機場事件」。

1987年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宣佈解除戒嚴令,解除報禁、黨禁,民進黨繼續參與臺灣政治,要求總統直選。民進黨通過了「四個如果」的決議文,稱只有在中國國民黨出賣臺灣人民利益、中國統一臺灣等四個條件成為現實時,民進黨才會支持臺獨[來源請求] 。在1989年的縣市長與立委選舉中,民進黨的支持率持續上升。其中縣市長選舉部分,民進黨取得了臺北縣宜蘭縣新竹縣彰化縣高雄縣屏東縣等席次。1992年,首屆全面改選的立委選舉中,民進黨得票率達33%,獲得51席。1993年縣市長選舉的得票率已經達到44%,並擁有6席。

1994年,在台北市長的選戰當中,民進黨推出立法委員陳水扁以「快樂、希望」為主軸與新黨趙少康、首次接受民意考驗的中國國民黨籍官派市長黃大洲競選,並最後贏得勝選。台北市的選民,有相當數量是長久以來極力支持國民黨的外省人族群,陳水扁能夠當選首都市長,顯示民進黨已有對抗國民黨的實力。

1995年5月,施明德擔任黨主席後,積極為民進黨過去的反對形象做轉型,對外於1995年9月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一場國際記者會上表示「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民進黨執政,也不會宣佈台灣獨立……」,解除國際社會對民進黨執政的疑慮。並對內主張政治大聯合,社會大和解,以化解長期的族群對立,在1995年12月14日施率領民進黨重要幹部邱義仁林濁水與當時敵對的政黨新黨黨揆,在立法院進行歷史性的會晤,卻遭黨內基層支持者的誤解並遭辱罵。而許信良針對兩岸政策也提出「大膽西進」的主張,兩位黨主席對於民進黨的路線有著不同的思維,但始終無法成為黨內主流意識。

1996年,是中華民國總統首次直接選舉,民進黨推選早期的獨派宣導者彭明敏參選,但因中國國民黨候選人李登輝本身散發的魅力及對於本省籍選民的強大號召力,加上外在因素如1996中國導彈試射至台灣外海等舉動而導致民進黨慘敗。黨主席施明德辭去黨主席職務以示未此次選舉失敗負責。但在地方上,民進黨的勢力依然強勁。

1997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中,民進黨贏得了全台12個縣市的執政權,首次超過中國國民黨的縣市長席次,「綠色執政」下的人口已佔全台灣總人口的71.59%,民進黨「以地方包圍中央」的選舉路線於焉產生。1998年臺北高雄直轄市市長選舉中,施政滿意度高達七成,被外界甚為看好有機會連任的市長陳水扁,敗給了國民黨籍的馬英九,失去了臺北市的執政權。一般認為,馬英九勝選的原因,除了馬英九個人的魅力之外,時任國民黨主席的前總統李登輝拉起馬英九的手,喊出「新台灣人」,也使其民調大漲;陳水扁台北市長任內嚴苛要求公職人員,及強勢施行如廢公娼等政策,被認為是拓展選票時的包袱,不過更基本的,還是台北市的選民結構中藍大於綠以及國新兩黨候選人成功操作棄保所致。但在高雄市長選戰中,原本不被外界看好的謝長廷卻因對手吳敦義的選舉策略引發民眾反感(在電視廣告中邀請白冰冰控訴為白曉燕命案嫌犯擔任辯護律師的謝長廷「不是人」),此反感蓋過了謝陣營本身錯誤策略(指出吳敦義有緋聞,且證據被證實造假)的不良影響。謝長廷最終而以些微差距勝選,南台灣縣市全面由民進黨執政的綠色執政版圖情勢首次出現。

選後,民進黨內四大派系進行了中國政策的公開電視辯論,最終「大膽西進」與「強本漸進」兩條路線互相妥協,達成了「強本西進」的共識。

1999年,為因應2000年總統大選,民進黨基本政策作了重大改變,通過重要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承認台灣已是民主的國家,目前國號就是「中華民國」。並在隨後推選落選的前臺北市長陳水扁美麗島事件參與人、時任桃園縣縣長呂秀蓮參選正副總統選舉,選戰過程原本不被外界看好,但興票案的發生使宋楚瑜的支持度大跌,在由邱義仁張俊雄吳乃仁為首的民進黨競選團隊的操盤,加上陳水扁提出的新中間路線及李遠哲以「相信改革的力量」支持陳水扁,獲得許多的中立選民支持,最後與宋楚瑜以2.5%差距勝選,實現台灣歷史上首次透過民主機制達成的政黨輪替

兩岸關係主張

在野時期

為了積極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民進黨領導階層自1995年開始,先後提出「大膽西進」、「大聯合」、「大和解」等主張。但是民進黨於2000年成為執政黨後,黨內對於臺灣前途及國家定位問題乃至對中國大陸經貿政策,在堅持以「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呈現多元論述的狀態。在2008年大選再度成為在野黨後,其「逢中必反」的大陸政策倍受詬病,以後逐漸開始在兩岸政策上有所改變。

 執政時期
  • 2000年5月20日,陳水扁就職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並兼任民進黨第十任黨主席,於就職典禮演說中提出「四不一沒有」主張。
  • 2002年8月2日,陳水扁總統在世界台灣同鄉聯合會—第二十九屆東京年會上提出一邊一國論。
  • 2006年1月1日,陳水扁總統宣布緊縮兩岸政策,將由「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轉變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
  • 2006年1月26日,民進黨主席游錫堃就職典禮時,陳水扁總統指示:民進黨應進行中國政策大辯論。
  • 2006年1月29日, 陳水扁總統在春節談話中表示考慮是否要廢除國統會、廢除國統綱領
  • 2006年2月7日,民進黨發布新聞稿「邁向正常國家 廢除國統綱領」。之後原訂於3月舉行中國政策大辯論,由於行政院發布「積極管理」政策,引起預定參加辯論之部分人選反彈、退出辯論,辯論會因而取消。
  • 2007年3月4日,陳水扁總統在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二十五周年慶晚宴上,提出"台灣要獨立台灣要正名、台灣要新憲、台灣要發展,沒有所謂的左右路線問題,祇有問題"的「四要一沒有」訴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91%E4%B8%BB%E9%80%B2%E6%AD%A5%E9%BB%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