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考一:Q22:釋字696解釋簡評(上)
http://www.public.com.tw/epaper/20120411/c1.htm
夫妻是不是一定要稅在一起?釋字696解釋簡評(上)
壹、問題之提出 (註:釋字696解釋案例事實改寫)
某甲與配偶分居多年,不知悉其配偶之財務狀況,是以未依所得稅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於89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時,依法合併申報其配偶所得及利息所得4千餘萬元。遭財政部查獲,財政部乃依77年3月25日台財稅第770653347號函規定,准予分別開單補徵,並依76年3月4日台財稅第7519463號函(下稱系爭函)所示分居夫妻之稅額計算方式,計算其應納稅額,扣除前已繳稅額後,補徵稅額541,598元。甲不服,循序提起行政訴訟,遭駁回確定,爰認確定終局判決所適用之系爭規定、系爭函及77年函,使夫妻併計結果,收入較少一方仍適用較高之累進稅率,而有牴觸憲法疑義,聲請大法官解釋。
貳、實務見解
憲法第19條規定:「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依所得稅法第2條規定:「凡有中華民國來源所得之個人,應就其中華民國來源之所得,依本法規定,課徵綜合所得稅。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而有中華民國來源所得者,除本法另有規定外,其應納稅額,分別就源扣繳。」其中,就個人綜合所得稅之部分,規範於所得稅法第14條,將個人綜合所分為十類,此十類所得合併計算即為個人之綜合所得總額。這十類所得分別為:營利所得、執行業務所得、薪資所得、利息所得、租賃所得及權利金所得、自力耕作、漁、牧、林、礦之所得、財產交易所得、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退職所得與其他所得。
個人之所得總額應依同法第17條規定減除免稅額及扣除額後之餘額,為個人之綜合所得淨額。個人綜合所得淨額再乘上累進稅率後,即為個人年度之應納稅額。第17條相關免稅額及扣除額規定羅列如下:
一、免稅額:納稅義務人按規定減除其本人、配偶及合於下列規定扶養親屬之免稅額;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年滿七十歲者,免稅額增加百分之五十。但依第十五條第二項規定分開計算稅額者,納稅義務人不得再減除薪資所得分開計算者之免稅額:
(一)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之直系尊親屬,年滿六十歲,或無謀生能力,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其年滿七十歲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免稅額增加百分之五十。
(二)納稅義務人之子女未滿二十歲,或滿二十歲以上,而因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因無謀生能力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
(三)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之同胞兄弟、姊妹未滿二十歲者,或滿二十歲以上,而因在校就學、或因身心障礙或因無謀生能力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
(四)納稅義務人其他親屬或家屬,合於民法第一千一百十四條第四款及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第三項之規定,未滿二十歲或滿六十歲以上無謀生能力,確係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
二、扣除額:納稅義務人就下列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擇一減除外,並減除特別扣除額:
(一)標準扣除額:納稅義務人個人扣除七萬三千元;有配偶者加倍扣除之。
(二)列舉扣除額:
1.捐贈: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對於教育、文化、公益、 慈善機構或團體之捐贈總額最高不超過綜合所得總額百分之二十為限。但有關國防、勞軍之捐贈及對政府之捐獻,不受金額之限制。
2.保險費: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直系親屬之人身保險、勞工保險、國民年金保險及軍、公、教保險之保險費,每人每年扣除數額以不超過二萬四千元為限。但全民健康保險之保險費不受金額限制。
3.醫藥及生育費: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之醫藥費及生育費,以付與公立醫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或經財政部認定其會計紀錄完備正確之醫院者為限。但受有保險給付部分,不得扣除。
4.災害損失: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遭受不可抗力之災害損失。但受有保險賠償或救濟金部分,不得扣除。
5.購屋借款利息: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購買自用住宅,向金融機構借款所支付之利息,其每一申報戶每年扣除數額以三十萬元為限。但申報有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者,其申報之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金額,應在上項購屋借款利息中減除;納稅義務人依上述規定扣除購屋借款利息者,以一屋為限。
6.房屋租金支出: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親屬在中華民國境內租屋供自住且非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者,其所支付之租金,每一申報戶每年扣除數額以十二萬元為限。但申報有購屋借款利息者,不得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