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6 大考中心電子報:110混合題型資訊
精準閱讀,適切表達 ──談國文科混合題型的評量精神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林啟屏教授、曾守正教授/審訂
大考中心研究員詹乃凡、潘莉瑩/撰
大考中心的考試題型,皆經長期研究、反覆修訂,俾使在穩定中求取精進。91學年度起,「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以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及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作為大學校系選才的依據,國文考科選擇題、非選擇題同卷施測,題型包含單選題、多選題與非選擇題。107學年度起,學測國文考科分成選擇題、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簡稱「國寫」)兩份試卷,採分節施測、成績合併計算的方式辦理。自111學年度起,現行學測國文(選擇題)將納入包含選擇題與非選擇題的「混合題型」,更名為「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簡稱「國綜」),並與國寫維持分節施測、成績合併計算的測驗模式。
111學年度即將加入混合題型,此乃呼應108課綱「核心素養」概念,期以多層次且結構化的評量設計,引導考生善用習得的知識與技能,深入思考、解決問題,以體現素養學習的成果。為容納新加入的混合題型,大考中心設計新式答題卷,容許多元的命題、作答樣式,此措施對命題者、答題者而言,可喻之為「解鎖」:命題者突破舊式答案卡劃記的限制,可依不同評量目標個別設計樣式,短答、畫表、作圖等皆可靈活運用,而答題者也不受「既定選項中擇優作答」的限制,可進一步主動表達,書寫看法。
2016-12-27 107年起施測之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含國寫)、考試說明公告 ... ...
2016-11-17 105年指考試題解析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http://hs.nnkieh.tn.edu.tw/uploads/tad_web/7/old/829_0.tw/AppointExam/AppointExamPaper.htm
2016-04-27 105學測國文解析參考
2014-05-02 102指考國文解析(三民書局)
一○二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 國文考科試題分析
【總體分析】
指定科目考試國文科乃針對大學選才取向需要具備特定或特殊語文學習成就和潛能之校系而設計。大考中心所擬定的「指定科目考試國文科測驗目標」,共有四大項十九小項。首先先以表格的方式對照本次試題與測驗目標的相對性:
壹、指定科目考試國文科測驗目標分析
一、測驗學生的語文理解與應用能力
|
測驗目標 |
試題題號 |
A1 |
字形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
18 |
A2 |
字音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
1 |
A3 |
字義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
19 |
A4 |
詞語、成語意義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
5,6,10,20 |
A5 |
詞性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
4 |
A6 |
修辭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
4,21 |
A7 |
文法結構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
|
A8 |
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
2,3,6,8,11,12,13,14,15,16,17,21,22,23,24,非選擇題一 |
二、測驗學生的文學知識與鑑賞能力
|
測驗目標 |
試題題號 |
B1 |
重要文學流派的常識 |
|
B2 |
重要文學體裁的特質 |
|
B3 |
重要作家的地位與成就 |
9,15 |
B4 |
重要作品的內涵與價值 |
|
B5 |
重要作品的鑑賞與評析 |
|
三、測驗學生的文化知識與體悟能力
|
測驗目標 |
試題題號 |
C1 |
重要學術思想的形成、內涵、特質及影響 |
|
C2 |
重要國學及文化常識 |
7,8,10,23 |
四、測驗學生的語文表達與應用能力
|
測驗目標 |
試題題號 |
D1 |
遣詞造句能力 |
非選擇題一,二 |
D2 |
篇章組織能力 |
非選擇題一,二 |
D3 |
構思選材能力 |
非選擇題一,二 |
D4 |
場合應對能力 |
非選擇題二 |
貳、試題內容與命題取材分析
一、測驗內容分布(內容複雜的題目橫跨二類或三類以上)
類別 |
題號 | |
字 音 |
1 | |
字 形 |
18 | |
字 義 |
5,6,10,19,20 | |
文意、句意 |
2,14,16 | |
篇 旨 |
| |
語 法 |
| |
修 辭 |
4,21 | |
應用文(題辭、對聯、書信用語) |
10 | |
閱讀理解 |
文 言 |
5,6,8,11,12,13,14,15,16,17,23,24 |
白 話 |
2,3,22 | |
文化知識 |
7,8,9,15,23 | |
學術思想 |
| |
寫作 |
非選擇題一,二 |
二、命題取材分布
類別 |
題號 |
文言散文 |
1,5,7,11,12,15,16,17,19,21 |
古典詩詞 |
4,23 |
古典小說 |
1,5,24 |
古典戲曲 |
13,14 |
中國文化教材 |
6 |
應用文 |
8,10 |
現代散文 |
3,非選擇題一 |
現代詩 |
8,22 |
翻譯小說 |
|
參、試題內容評析
一、內容取材
1.此次試題,文言文與語體文的占分比例約為71︰29,與往年相較,文言文的比例大幅提升。
2.就評量層次而言,知識的部分占67%,理解的部分占18%,屬於高層次的部份(包括應用、分析、綜合、評鑑)占15%。就難易度而言,本次試題簡易的占11%,中等的占53%,難度較高占36%,雖然題型變化不大,但文言文過多,故整體而言仍屬於「中間偏難」的試題。
3.此次試題的題材選自「95課綱」四十篇選文的有:〈始得西山宴遊記〉、〈臺灣通史序〉、〈鴻門宴〉、〈勞山道士〉、〈勸學〉、〈虬髯客傳〉、《孫子‧謀攻》、〈赤壁賦〉、〈燭之武退秦師〉、〈岳陽樓記〉、〈蘭亭集序〉、〈出師表〉、〈典論論文〉、〈漁父〉、〈過秦論〉、〈馮諼客孟嘗君〉、〈諫逐客書〉、〈廉恥〉、〈師說〉、〈訓儉示康〉,共計二十篇,另外,還有《論語》、《韓非子》、《墨子》、《孫子兵法‧謀攻》、《老子》等文化經典教材選文。
4.閱讀理解仍為此次試題的測驗重點,但閱讀理解的層次不高,其他選擇題則缺少文學流派、體裁等類型,也沒有文意鑑賞和深度推理的測驗,四十篇古文亦多考字音與字義,未考到篇章主旨或核心思想,鑑別度較為不足。
5.二題非選擇題在命題上頗具有現實性,都是針對年輕人對自我的認識、理解與期盼,與當今青年所面臨的困境議題相關。
二、試題設計
1.題幹使用反面命題有1、2、7、9、17、18諸題,占此次試題的四分之一,比例過高,不合乎命題原則。
2.部分題目的題幹敘述不明確,令考生不易判讀。如第22題,題幹要求需合乎「美麗的錯誤」的情境,是否當合乎鄭愁予「錯誤」這首詩的情境?或者只要涵蓋美麗與錯誤這兩個元素即可?因為解讀不同,所以答案就會不同,綜觀五個選項,沒有一個答案切合鄭愁予的詩境。第23題問「藉歷史人物寄託作者情懷」,然有些作品考生沒有讀過,恐怕也很難判斷作者是否有寄託情懷的意念,而事實上就此題的答案而言,考的似乎就是作品中是否有歷史人物,與寄託情懷與否關係不大。
3.備選答案題材過於簡短。如19題「罰加乎姦令」出自《韓非子‧定法》,若考生沒有讀過該文,恐難推敲其中字義。命題者未能提供完整的情境,考生不易判讀。
4.非選擇題:
(1)「文章解讀」,優點為:選文淺顯,提問簡要,答案明確。缺點是:提問僅要求考生根據作者觀點回答,無須考生提出個人見解,此只測驗考生的歸納能力,較無發揮空間;加上引文僅約380字,卻要求考生完成250-300的字數的寫作,似乎於理不合。此外,題目未加註「不可抄錄原文」的提示,若考生引用原文,答案必多雷同,難有鑑別度。
(2)「長篇作文」,優點為:題目「遠方」屬開放式命題,考生可自擬主題,自由發揮。缺點是:主題思想與文章解讀「青年的天德與人德」相近,無法測驗不同的能力指標。建議二題非選擇題的思考方向宜有所區隔。
5.選擇題屬中間偏難,非選擇題寫作字數又多,作答時間不足,作答壓力不小。
三、備考建議
1.國文科考題側重閱讀理解,選擇題從第11至17題均為閱讀測驗,考驗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耐心,而此次試題又大幅提高文言文比例,有助於學生重視課程學習,教師也可加強閱讀理解的指導、重視文言文的教學。
2.國文科的學習宜廣宜深,學生不應拘泥於課內閱讀,尤其是在升學壓力不大的高一高二時期,一定要開闊胸襟,廣泛閱讀,如此才能厚植實力,否則等到高三再來準備,恐怕會陷入顧此失彼的窘境。
第壹部分:選擇題(占55分)
一、單選題(占34分)
說明:第1題至第17題,每題有4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請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2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
1.下列各組「 」內的字音,前後不同的選項是:
(A)若「垤」若穴/「喋」血山河
(B)交「戟」之衛士/王俱與「稽」首
(C)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每公卿入言,賓客上「謁」
(D)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侶魚蝦而友「麋」鹿
【答 案】(B)
【測驗目標】字音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A)ㄉㄧㄝˊ,出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ㄉㄧㄝˊ,出自連橫〈臺灣通史序〉。(B)ㄐㄧˇ,出自司馬遷〈鴻門宴〉/ㄑㄧˇ,出自蒲松齡〈勞山道士〉。(C)ㄧㄝˋ,出自荀子〈勸學〉/ㄧㄝˋ,出自杜光庭〈虬髯客傳〉。(D)ㄇㄧˊ,出自孫武《孫子‧謀攻》/ㄇㄧˊ,出自蘇軾〈赤壁賦〉。
2.新聞標題與新聞內容理應一致,然而有時並非如此。下列各「標題」與「內容」不一致的選項是:
(A)標題:烏有大學,重金吸菁英╱內容:學測成績出爐,烏有大學設立績優獎學金,提供給學測成績優秀來申請入學的學生
(B)標題:租屋無認證,烏有大學將抵制房東╱內容:烏有大學為保障學生校外租屋的安全,將抵制不參加安全防火認證的房東
(C)標題:世界語言,烏有大學校長看好華語╱內容:烏有大學校長昨天表示,未來五到十年,世界上主要流通的語言可能是華語
(D)標題:烏有大學首位文學院院長,是老外╱內容:日本籍的大村直人教授,這學年成為烏有大學文學院成立五十年來首位外國籍院長
【答 案】(D)
【測驗目標】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D)「烏有大學首位文學院院長,是老外」意謂烏有大學第一位文學院院長就是外國人,但內容「烏有大學文學院成立五十年來首位外國籍院長」意謂大村直人教授是烏有大學文學院五十年來首位外國籍院長,而非首位院長。
3.下列文句,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適當的選項:
「我懷想著故鄉的雷聲和雨聲。
甲、使它簇生油綠的枝葉而開出紅色的花
乙、細草樣柔的雨聲又以溫存之手撫摩它
丙、這些懷想如鄉愁一樣縈繞得使我憂鬱了
丁、那隆隆的有力的搏擊,從山谷返響到山谷
戊、彷彿春之芽就從凍土裡震動,驚醒,而怒茁出來
我心裡的氣候也和這北方大陸一樣缺少雨量,一滴溫柔的淚在我枯澀的眼裡,如遲疑在這陰沉的天空裡的雨點,久不落下。」(何其芳〈雨前〉)
(A)丙乙甲丁戊 (B)丙乙戊丁甲 (C)丁戊乙甲丙 (D)丁甲戊乙丙
【答 案】(C)
【測驗目標】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C)首句「我懷想著故鄉的雷聲和雨聲」為全文的總綱,以下依序分述作者對故鄉雷聲與雨聲懷想之處,故丁戊相連,乙甲相連,而後由丙總束上文,連結下文作者的內心情緒。
4.「關城樹色催寒近」、「亂花漸欲迷人眼」、「滄海客歸珠迸淚」、「翠華想像空山裡」分別為四首詩中對仗句的上句,選出其下句依序對應正確的選項:
(A)玉殿虛無野寺中╱章臺人去骨遺香╱御苑砧聲向晚多╱淺草纔能沒馬蹄
(B)章臺人去骨遺香╱玉殿虛無野寺中╱淺草纔能沒馬蹄╱御苑砧聲向晚多
(C)淺草纔能沒馬蹄╱御苑砧聲向晚多╱玉殿虛無野寺中╱章臺人去骨遺香
(D)御苑砧聲向晚多╱淺草纔能沒馬蹄╱章臺人去骨遺香╱玉殿虛無野寺中
【答 案】(D)
【測驗目標】詞性的辨識與應用能力、修辭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對仗的條件是:1.字數相同。2.平仄相反。3.詞性相對。(一)「關城樹色催寒近」的詞性結構式是「形名形名動名形」,與「御苑砧聲向晚多」一句相對。出自李頎〈送魏萬之京〉。(二)「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詞性結構式是「形名副副動形名」,與「淺草纔能沒馬蹄」一句相對。出自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三)「滄海客歸珠迸淚」的詞性結構式是「形名名動名動名」,與「章臺人去骨遺香」一句相對。出自宋祁〈落花〉。(四)「翠華想像空山裡」的詞性結構式是「形名形形形名名」,與「玉殿虛無野寺中」一句相對。出自杜甫〈詠懷古跡〉。
5.古文中的詞語解釋,有的可以從上下文意直接判斷,有的可從文化傳統中尋思其長期累積的意義。下列屬於後者的選項是:
(A)將〈燭之武退秦師〉:「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夫人」解釋為「秦伯」
(B)將范仲淹〈岳陽樓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騷人」解釋為「失意文人」
(C)將王羲之〈蘭亭集序〉:「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的「時人」解釋為「參加蘭亭修禊的人」
(D)將蒲松齡〈勞山道士〉:「乃以箸擲月中。見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與人等。纖腰秀項,翩翩作霓裳舞」的「美人」解釋為「嫦娥」
【答 案】(B)
【測驗目標】詞語、成語意義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A)(C)(D)中的詞義是從上下文意判斷,唯(B)「騷人」作「失意文人」解具有傳統文化的意義。因屈原曾作〈離騷〉,故後世稱詩人為「騷人」,也泛指憂愁失意的文人。
6.《論語》中「君子」與「小人」之對比,有時指上位者與下民,有時指有德者與無德者。下列與「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中,「君子」、「小人」所指相同的選項是:
(A)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B)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C)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D)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答 案】(D)
【測驗目標】詞語、成語意義的辨識與應用能力、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B)(C)中的君子與小人是指有德者與無德者。(A)語譯:有德的君子通曉仁義,無德的小人只懂得利益。(B)語譯:有德的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無德的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C)語譯:有德的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驕傲,無德的小人驕傲而不泰然自若。(D)語譯:在上位的君子,敢做而無視於義,則會作亂;沒有地位的小人,敢做而無視於義,則會成為強盜。
7.古人常有手書前人名句的習慣,下列不可能發生的選項是:
(A)劉基手書「諮諏善道,察納雅言」
(B)韓愈手書「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C)陶淵明手書「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D)王安石手書「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答 案】(C)
【測驗目標】重要國學及文化常識
【試題解析】(A)劉基為明朝人,「諮諏善道,察納雅言」出自三國蜀漢諸葛亮〈出師表〉。(B)韓愈為唐朝人,「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出自三國曹魏曹丕〈典論‧論文〉。(C)陶淵明為東晉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出自唐劉禹錫〈陋室銘〉。(D)王安石為宋朝人,「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出自戰國屈原〈漁父〉。
8.下列文字所描繪的人物,其時代先後順序正確的選項是:
甲、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乙、王業不偏安,兩表於今懸日月;臣言當盡瘁,六軍長此駐風雲
丙、氣備四時,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丁、你原本是一朵好看的青蓮,腳在泥中,頭頂藍天,無需潁川之水,一身紅塵已被酒精洗淨
(A)甲丙乙丁 (B)乙丁丙甲 (C)丙甲乙丁 (D)丁乙甲丙
【答 案】(C)
【測驗目標】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重要國學及文化常識
【試題解析】(A)從「招魂」、「香草」、「三戶」、「呵壁」、「湘流」、「九歌」可知為戰國屈原。(B)從「王業不偏安」、「兩表」、「盡瘁」,可知為三國諸葛亮。(C)從「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可知為春秋孔子。(D)從「青蓮」、「酒精」、「潁川」可知為唐朝李白。出自洛夫〈因為風的緣故‧李白傳奇〉。
9.下列關於現代文學的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吳晟擅寫臺灣鄉村風貌,詩作內容多與土地及生活息息相關
(B)陳列作品以散文為主,創作題材包含山水與自然,抒發生命感懷
(C)龍應台作品多為小說,兼及雜文、文學評論與戲劇等文類的創作
(D)賴和被尊稱為「臺灣新文學之父」,其作品總是站在人民的立場書寫
【答 案】(C)
【測驗目標】重要作家的地位與成就
【試題解析】(C)龍應台作品多為散文而非小說。
10.下列是一則摘自報紙上的謝啟,根據謝啟的內容,□□依序應是:
遺 澤 綿 延 無 盡 感 恩 □□張公 諱光明府君 慟於民國一○○年六月五日壽終正寢 已擇日完成奉安 並於八月十九日假懷恩堂舉行追思紀念會 辱蒙 縣長與各級長官前輩至親好友親臨懷思 隆情厚誼 歿榮存感 節孝在身未克踵府叩謝 高誼雲情 謹申謝悃 伏祈 □□ 大華 棘人 叩謝 大年 中 華 民 國 一 ○ ○ 年 八 月 二 十 日 |
(A)先妣/矜鑒 (B)先嚴/鈞鑒 (C)先慈/鈞鑒 (D)先君/矜鑒
【答 案】(D)
【測驗目標】詞語、成語意義的辨識與應用能力、重要國學及文化常識
【試題解析】先妣、先慈是指過世的母親,先嚴、先君是指過世的父親,此謝啟上是寫「張公」,故是指父親過世。謝啟最後要用「矜鑒」,而非「鈞鑒」,因為「矜鑒」是居喪中的書信裡,請求對方察閱的提稱語,「鈞鑒」則是書信、公文中對尊長的提稱語,是恭敬的請對方閱讀的意思。(補注:1.府君:子孫對已故長者的敬稱。2.奉安:舊稱安葬帝后或父親。3.未克踵府叩謝:未能親自登門致謝。踵,登臨。4.悃:音ㄎㄨㄣˇ。至誠的心意。)
11.閱讀下文,選出最適合填入 中的選項:
齊桓公之時,晉客至,有司請禮,桓公曰「告仲父」者三。而優笑曰:「易哉為君!一曰『仲父』,二曰『仲父』。」桓公曰:「吾聞 。吾得仲父已難矣,得仲父之後,何為不易乎哉?」(《韓非子‧難二》)
仲父:指管仲
(A)我無為,而民自化
(B)君人者勞於索人,佚於使人
(C)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D)君尊則令行,官修則有常事,法制明則民畏刑
【答 案】(B)
【測驗目標】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由後文「得仲父已難」和「得仲父之後,何為不易乎哉」可知桓公所聞與求才、用才有關。語譯:齊桓公時,晉國客人到了,負責接待的官吏請問桓公應用何種禮儀接待他,桓公連說了三遍「去問仲父管仲」。優人笑著說:「做君主真容易啊!一聲仲父,兩聲仲父的。」桓公說:「我聽說做君主的在尋求人才時是很費神費力的,可是等到用人時就安逸了。我找到仲父的過程是非常困難的,現在找到到仲父後,為什麼不能容易呢?」(A)出自《老子‧第五十七章》。語譯:我無為而治,人民就自然化育。(B)出自《論語‧為政》。語譯:國君憑藉道德來治理國政,就好比北極星,安居在天的中央而眾星環繞著歸向它。(D)出自《商君書‧君臣》。語譯:君王受到尊敬那麼君令自然會實行,官府主持編寫是平常的事,法令制定的清楚那麼人民就會害怕刑罰。
12.閱讀下文,根據墨子的看法,飾攻戰者所犯錯誤最可能是:
飾攻戰者言曰:「南則荊、吳之王,北則齊、晉之君,始封於天下之時,其土城之方,未至有數百里也;人徒之眾,未至有數十萬人也。以攻戰之故,土地之博,至有數千里也;人徒之眾,至有數百萬人。故當攻戰而不可為也。」子墨子言曰:「雖四五國則得利焉,猶謂之非行道也。譬若醫之藥人之有病者然。今有醫於此,和合其祝藥之於天下之有病者而藥之,萬人食此,若醫四五人得利焉,猶謂之非行藥也。」(《墨子‧非攻中》)
(A)以偏概全 (B)損人利己 (C)貪得無厭 (D)顧此失彼
【答 案】(A)
【測驗目標】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墨子認為飾攻戰者不可因少數國家得利便以偏概全。語譯:為攻戰辯解的人說道:「南方如楚、吳兩國之王,北方如齊、晉兩國之君,他們最初受封於天下的時候,土地城郭方圓還不到數百里,人民的總數還不到數十萬。因為攻戰的緣故,土地擴充到數千里,人口增多到數百萬。所以阻擋攻戰是不可以行的。」墨子說道:「即使有四、五個國家因攻戰而得到利益,我還說這不是應實行的正道。就像醫生給有病的人開藥方一樣。假如現在有個醫生在這裡,他調和他的外敷藥劑給天下有病的人服用。一萬個人服了藥,若其中有四、五個人的病治好了,還不能說這是可通用的藥。」
13-14為題組
閱讀下列曲作,回答13-14題
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孔尚任《桃花扇‧餘韻‧哀江南》)
13.關於上文的主旨,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誓圖光復山河
(B)天道循環,無往不復,不必悲傷痛哭
(C)作舊地之遊,悔風流之事,興奮勵之志
(D)話興衰之感,抒亡國之痛,訴故國之思
【答 案】(D)
【測驗目標】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作者藉樓起樓塌,來悲嘆時代的興亡盛衰如滄海桑田,世俗的繁華富貴,皆白雲蒼狗,有如過眼雲煙。語譯:我曾見到金陵精緻華麗的宮殿清曉時黃鶯鳥的啼唱,秦淮臨水的樓臺旁早開的花朵,但誰知道就這麼容易崩散潰敗!我親眼看著他建起朱紅色的高樓,親眼看見他在朱樓裡面宴請賓客,也親眼看見他的高樓垮塌了。在這佈滿青苔瓦堆上,我曾經自在快活的玩樂休憩,也將這五十年來的興衰看盡。那烏衣巷的人家不姓王,莫愁湖上的鬼夜夜啼哭,鳳凰早已杳然,鳳凰臺上棲息著梟鳥。殘破的山河只有在夢境之中才感到最真切的,奈何舊時情境卻難以拋卻,不相信這山河疆域會變了模樣!編造一套〈哀江南〉曲辭,用愴然悲涼的歌聲高吭到老!
14.關於上文的文句,詮釋正確的選項是:
(A)俺曾睡風流覺:我曾在此快活的玩樂,喻自在如昔,足堪安慰
(B)鳳凰臺棲梟鳥:惡鳥棲息於鳳凰臺上,喻哲人已遠,觸景傷懷
(C)殘山夢最真:雖然只有殘山剩水,風景卻如夢如幻,真是美麗
(D)不信這輿圖換稿:難以相信這故國河山,竟輕易落入他人之手
【答 案】(D)
【測驗目標】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言早年曾在此快活玩樂,未有喻意。(B)指人事已非。「哲人已遠」指聖賢事跡已然遙遠,與曲中意思不同。(C)表達自己對殘破的舊時家國的眷戀。
15-16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15-16題
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觀李、杜二公,崎嶇板蕩之際,語語王霸,褒貶得失。忠孝之心,驚動千古。騷雅之妙,雙振當時。兼眾善於無今,集大成於往作。歷世之下,想見風塵。惜乎長轡未騁,奇才並屈,竹帛少色,徒列空言,嗚呼哀哉!昔謂杜之□□,李之□□,神聖之際,二公造焉。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李、杜之門者難為詩。斯言信哉。(辛文房《唐才子傳》)
15.文中□□,依次填入的字詞,最恰當的選項是:
(A)典重/飄逸 (B)婉約/豪放 (C)輕豔/奇詭 (D)儒緩/清新
【答 案】(A)
【測驗目標】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重要作家的地位與成就
【試題解析】(A)語譯:能說的未必能做,能做的未必能說。看李白、杜甫二人,身處國家艱難混亂之時,句句都是王霸之辨,褒揚貶抑其中的是非成敗。二人為國盡忠盡孝之心,千古以來都不禁受其驚駭震動。二人在詩文創作上的絕妙,震撼當時。他們兼有今人所無的眾多長處,又能從前人的作品集大成。歷代以來,大家都想一睹他們崇高的品格。真是可惜啊,他們卓越的才華未能施展,奇才同時受到壓抑,史冊上也很少為他們著墨,只是羅列空泛而不切實際的言論,真是令人悲痛啊!從前說杜甫典雅莊重,李白飄放奔逸,兩位已經到了神聖的境界。觀看過大海的人,便很難被其他的水所吸引了;曾在李杜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他詩歌所吸引了。這話說得十分真確啊。
16.下列關於文意的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A)作者認為李、杜既是「能言」者,又擁有「能行」的機遇
(B)「騷雅之妙」意指李、杜的作品,全屬〈離騷〉典雅風格
(C)「竹帛少色」意指李、杜名垂青史,其他詩人則相形失色
(D)「觀於海者難為水」意指李、杜詩作傑出,他人難以超越
【答 案】(D)
【測驗目標】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作者認為李、杜既雖是「能言」者,但缺少「能行」的機遇。(B)「騷雅之妙」意指李、杜的作品深具文學之妙。「騷雅」指〈離騷〉和《詩經》中的〈大雅〉、〈小雅〉。(C)「竹帛少色」意指史冊上也很少著墨他們二人。
17.閱讀下文,選出不符合文意的選項:
書學以師古為第一義。近世書家以臆騁,動無法度,如射不掛鵠,琴不按譜,如是亦何難之有!變化從心,從心不踰,嗚呼!難之矣。近世詩與古文亦然,此可以驚河伯,不足以當海若也!崇禎十二年六月,嵩山樵者王鐸臨古,因題於末,以俟相知如何。(王鐸〈臨閣帖‧題末〉)
(A)作者認為近世書家不受法度限制,求新求變,精神值得肯定
(B)作者臨古之後,認為書法與詩文創作,應以學習古人為優先
(C)「可以驚河伯,不足以當海若」,是指雖有小成,但境界不高
(D)作者認為書法創作任意變化,卻不失法度,此一境界很難達到
【答 案】(A)
【測驗目標】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由「如是亦何難之有」可知作者對近世書家的作法相當不以為然。語譯:學書法以效仿古人為首要。近代書法家隨心所欲,往往缺少法度,就像射箭卻不掛箭靶靶心,彈琴不按照琴譜,像這樣寫書法又有什麼困難的!根據自己的想法變化書寫,但又不踰越矩度,啊!這才是最困難的。近代寫詩和寫古文也是如此,這可以驚動河神,但無法面對海神!思宗崇禎十二年六月,嵩山柴夫王鐸臨摹古人之作,因此我題寫於後,以便讓他知道該如何做。
二、多選題(占21分)
說明:第18題至第24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確選項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者,得3分;答錯1個選項者,得1.8分;答錯2個選項者,得0.6分;答錯多於2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
18.下列各組「 」內的字,前後字形不同的選項是︰
(A)一見「ㄓㄨㄥ」情/老態龍「ㄓㄨㄥ」
(B)投桃「ㄅㄠˋ」李/「ㄅㄠˋ」薪救火
(C)「ㄓㄢˇ」露才華/大有「ㄓㄢˇ」獲
(D)糟「ㄊㄚˋ」資源/腳「ㄊㄚˋ」實地
(E)魚「ㄍㄨㄢˋ」而出/醍醐「ㄍㄨㄢˋ」頂
【答 案】(B)(C)(D)(E)(或(B)(C)(E))
【測驗目標】字形的辨識與運用能力
【試題解析】(A)鍾/鍾。(B)報/抱。(C)嶄/斬。(D)蹋或踏/踏。(E)貫/灌。
19.下列各組文句「 」內的字,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弱」國入朝/天下非小「弱」也
(B)罰加乎「姦」令/「姦」臣猶有所譎其辭
(C)「食」以草具/「食」之,比門下之魚客
(D)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E)百姓樂用,諸侯親「服」/「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
【答 案】(A)(C)
【測驗目標】字義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A)柔弱的/柔弱的。皆出自賈誼〈過秦〉。(B)觸犯/狡詐、邪惡的。皆出自《韓非子‧定法》。(C)拿東西給別人吃/拿東西給別人吃。皆出自劉向〈馮諼客孟嘗君〉。(D)成為/創作。皆出自《老子》。(E)服從/佩帶。皆出自李斯〈諫逐客書〉。
20.下列文句「 」內的詞語,使用正確的選項是:
(A)他們欺世盜名,同是「一丘之貉」,誰也好不到那裡去
(B)這次演講比賽,參賽者個個「口無遮攔」,很難分出勝負
(C)老李嘆道:我「人微言輕」,雖有建言,上級也不會重視
(D)李廠長奉獻了畢生心力,他的豐功偉績,簡直是「擢髮難數」
(E)老早就聽聞您才高學博,本公司正「虛位以待」,請您來任職
【答 案】(A)(C)(E)
【測驗目標】成語意義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A)「一丘之貉」:同一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樣低劣,並無差異。與「欺世盜名」可互為呼應。(B)「口無遮攔」:意謂說話沒有顧忌,有什麼說什麼。與「很難分出勝負」一句不合,可改為「舌燦蓮花」。(C)「人微言輕」:意謂因為地位低微,言論主張不受重視。(D)「擢髮難數」:形容多得難以計數,用於負面。故與「豐功偉績」不合,可改為「不計其數」。(E)「虛位以待」:意謂留著位子等候有才德者。
21.「反問」雖採問句形式,卻屬無疑而問、明知故問,意在強調預設的觀點。下列屬於反問
句的選項是:
(A)壯士,能復飲乎
(B)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
(C)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D)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E)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答 案】(C)(D)(E)
【測驗目標】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修辭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A)屬疑問。語譯:壯士,你還能喝嗎?。出自司馬遷〈鴻門宴〉。(B)屬疑問。語譯:哪一位熟悉會計,能為我到薛邑去收債。出自劉向〈馮諼客孟嘗君〉。(C)屬激問。語譯:我所要學習的是「道」啊,又何必知道對方是生在我之前或生在我之後呢?。出自韓愈〈師說〉。(D)屬激問。語譯:唉!風俗這樣的敗壞,在上位的人縱然不能禁止,難道還忍心助長它嗎?出自司馬光〈訓儉示康〉。(E)屬激問。語譯:何況身為朝廷大臣的人什麼東西都想要,什麼事情都敢做,天下那有不敗亂、不滅亡的道理?出自顧炎武〈廉恥〉。
22.鄭愁予在〈錯誤〉詩中有:「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之句,下列合乎「美麗的錯誤」之情境的選項是:
(A)相親不下五十次的我,始終找不到有緣人,簡直想放棄了。還好我繼續相了第五十一次親,因此認識了你,也因此有美好的人生
(B)這是最後一次了,我約你在校門口第二棵樹下見面,你依然沒出現。如果你認為我們的相識是一場錯誤,那就讓一切隨風而逝吧
(C)因為粗心而下錯站的我,只好在等車的空檔裡百無聊賴的閒晃。穿過鐵軌,走進一家小店,竟遇見好久不見的你!頓時,所有的懊惱都被驚喜所取代
(D)往昔,水鳥神祕的遷徙行為以及按時南北漂泊的生活一直使我著迷。完成觀察後,看到原本要設立保育區的沼澤地繼續遭受破壞,我好像是做錯了事一樣,再也不願去涉足
(E)因為迷戀著川端康成筆下〈伊豆舞孃〉的美麗,所以我來到了天城隧道。在寂靜的隧道中行走,我彷彿遇見了那個旅行的青年,以及熱鬧的走唱藝人,不自覺的感動起來。可是走出隧道後才發現,這原來不是天城隧道,不禁啞然失笑。但是何妨?隧道是「假」的,但我的感動都是真的啊
【答 案】(C)(E)
【測驗目標】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C)「粗心而下錯站」是錯誤,「但竟遇見好久不見的你」則是美麗。(E)「走出隧道後才發現,這原來不是天城隧道」屬於錯誤,「但我的感動都是真的啊」是美麗。
23.下列詞作,藉歷史人物寄託作者情懷的選項是:
(A)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B)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C)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D)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
(E)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答 案】(A)(D)(E)
【測驗目標】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以周瑜的雄偉英姿與功業,寄託自己的欣羨之情。出自蘇軾〈念奴嬌〉。語譯:回想當年的周瑜,在小喬剛嫁給他時,是那樣的英姿瀟灑,睿智不凡。赤壁之戰,周瑜頭戴儒巾,從容地搖著羽扇。在一片談笑聲中,指揮水軍將曹營的萬艘軍艦燒為灰燼。(B)出自辛棄疾〈青玉案〉。語譯:就像夜來的東風吹落千樹繁花,又拂落了滿天星斗,紛紛如雨墜下。駿馬華車絡繹不絕,一路香風飄灑。簫聲奏起,明月漸斜,魚燈龍燈不息,通宵戲耍。(C)出自蘇軾〈洞仙歌〉。語譯:試著輕問「夜多深了?」已經三更了,皎潔的月光也黯淡了,玉繩星(指北斗七星中的斗杓)也漸漸低沉。時間不停的流轉,屈指算算,西風何時再來?無情的時光暗把美好的歲月都偷偷換走了!(D)以將軍百戰、故人長絕的壯士悲歌寄託自己壯志不酬的悲憤。出自辛棄疾〈賀新郎〉。語譯:李陵將軍經過多次的轉戰,身敗名裂,向著河梁送別的地方,回頭遙看,和朋友們永別了。易水蕭颯,西風冷勁,滿座的服飾都像白雪一般,此首壯士的悲歌,永遠無法唱完。(E)戰國時代,趙王思復得廉頗而派使者前去探問其用飯情況,而廉頗亦披甲上馬以亦可用。作者以此寄託自己願意報國之豪情。出自辛棄疾〈永遇樂〉。語譯:元嘉二十七年,南朝宋文帝(劉裕的兒子)草率發兵,想和霍去病那樣建立封狼居胥山的功績,卻落得個驚慌失措,北望追兵,大敗南逃。四十三年過去了,現在向北遙望,還記得當年揚州一帶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敵人占領區裡的佛狸祠廟前,到處是神鴉的叫聲和社日的鼓聲!有誰來問:「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
24.閱讀下列小說,選出符合文意的選項:
有鸚鵡飛集他山,山中禽獸輒相愛重。鸚鵡自念:雖樂不可久也,便去。後數月,山中大火,鸚鵡遙見,便入水沾羽,飛而灑水。天神言:「汝雖有志意,何足云也?」對曰:「雖知不能救,然嘗僑居是山,禽獸行善,皆為兄弟,不忍見耳。」天神感應,即為滅火。(劉義慶《宣驗記‧鸚鵡滅火》)
(A)「雖樂不可久也」意謂鸚鵡預知山中將有災禍
(B)「入水沾羽,飛而灑水」歌詠鸚鵡的渴望自由
(C)「汝雖有志意,何足云也」贊許鸚鵡的不屈不撓
(D)「禽獸行善,皆為兄弟」呈現鸚鵡對山中禽獸的感恩
(E)作者描述了「不忍」以及「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
【答 案】(D)(E)
【測驗目標】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語譯:有一隻鸚鵡飛到別的山上,棲息在那裡,山中的飛禽走獸都很喜歡牠。鸚鵡自覺得這座山雖然讓牠快樂,但不是牠該長久停留的地方,就離開了。過了幾個月後,山中失火了,鸚鵡遠遠看到,就飛進水中沾溼了自己的羽毛,飛到火上面灑水。天神說道:「你雖然一片好心,但這幾滴水又哪裡足夠呢?」鸚鵡答道:「儘管我知道區區幾滴水不能滅火,但是我曾經暫時在這座山住過,山上的飛禽走獸對我很好,我們親如兄弟,我不忍心看著牠們被火燒死啊!」天神讚揚鸚鵡的好心腸,立即為牠把火撲滅了。
第貳部分:非選擇題(占45分)
說明:本部分共有二題,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案卷」上,並標明題號一、二。作答務必使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書寫,且不得使用鉛筆。 |
一、文章解讀(占18分)
閱讀框內文字後,請闡釋:(一)作者認為什麼是青年的天德?(二)作者認為青年如何「繼天德以立人德」?(一)(二)合計文長約250-300字(約11-14行)。
青年如嫩芽初發,含苞待放,代表天地之生機,人類之元氣。青年自然純潔,縱有一點灰塵,因其生力推動,終將隨風飛去。青年不怕壓力,不畏權威,嚮往的是頭上碧茫茫的太虛,要求頂天立地,所以有開拓萬古之心胸,推倒一世豪傑之氣概;青年自然富有正義感,總行走於堂堂正正的大道。凡此,皆是造物者給與青年的恩惠,並非青年努力而成,是青年之天德而非人德,青年不應在此驕傲,青年的責任在:依自覺的努力,繼天德以立人德。 青年朋友們,你可曾在自然純潔之外,時時拂拭心靈灰塵?你可曾在自然的不怕壓力,反抗權威外,真正培植一己之力量,深植根柢於歷史文化之土壤?你可曾在自然的正義感之外,細細思維何謂人間社會最高正義,並為實現此一正義而百折不回?除了憑藉一己之力,實踐抱負,迎向光明之外,你可曾發憤營求師友相勉或尚友古人,以擴大你的胸量,提高你的志氣?這些都端賴你自覺的努力,而不能只恃青年的天德。(改寫自唐君毅《青年與學問‧說青年之人生》) |
【寫作提示】(一)此小題的答題方式是考生只要能從首段歸納重點即可。(二)此小題的答題方式是考生將第二段中的疑問句擇要的改成肯定句,並且有一些擴充與延伸。
【參考答案】(一)作者認為青年的天德是:如嫩芽初發,含苞待放,代表天地的生機,人類的元氣;自然純潔、不怕壓力,不畏權威,要求頂天立地,所以有開拓萬古的心胸,推倒一世豪傑之氣概;富有正義感,行走於堂堂正正的大道。
(二)青年們在自覺的努力下,其「繼天德以立人德」之道是:在自然純潔之外,時時自我檢視,拂拭心靈灰塵;從歷史文化之土壤中培植思想的基底,培植一己的實力;深入思考何為人間社會最高正義,並且身體力行,願意為了實現正義而百折不撓;發憤尋求師友的期勉,甚且透過閱讀,尚友古人,以擴大胸襟,提振自我的志氣。
二、作文(占27分)
每個人心中都有著對遠方的憧憬,陶淵明為此構築了桃花源,哥倫布為此勇渡大西洋。你的心中是否也有一個遠方在召喚?也許是個神祕的國度,也許是一種嚮往的生命型態,也或許是一個人生的目標。請以「遠方」為題,寫一篇文章,論說、記敘、抒情皆可。
【寫作提示】「遠方」這個題目看起來頗具詩意,但依據引文的提示,此題側重談青年對生命的憧憬與想望,這和過往的作文題目「想飛」、「探索」有重疊之處。「遠方」,代表著一種距離,可能是時間、空間或情感的距離。考生寫作時,要提到對遠方的嚮往與期盼、追尋的心情,以及目標的價值。「遠方」是個寬題,容易發揮,不過乍看之下還是有些抽象,考生下筆時務必審題明確,釐清自己想要發揮的方向,以免偏離主題,淪於蕪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