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06)505-2916 . FAX(06)-5052917

自由與放縱


文章來源-親子天下

上周,哥哥詢問我是星期六可不可以和同學出遊,我確認他們的行程後答應他。隔日,哥哥再度詢問我,同學們預計回家的時間有點晚,他不想那麼晚回家,問我們要不要也到耶誕城逛逛,吃完晚餐後接他回家,如果我們沒這個打算,他就不參加同學出遊計畫。我和弟弟、爸爸討論後,覺得也可以出門吃個飯,就和哥哥約好時間。
 
到了出遊當日,十幾個孩子相偕出遊,沒想到耶誕城的交通、活動和人潮完全出乎原本考量,到了和哥哥約定的七點半,這些孩子還餓著肚子深陷人潮之中,我們在附近百貨公司逛著街等待,等他們吃過晚餐、接到哥哥時,已經將近九點。回程途中哥哥說,大部分同學的爸媽在七點半過後,就開始打電話找孩子,有確認的、有生氣的、也有直接禁足處罰,看著哥哥猶帶緊張的神情,我決定先放下心中不悅,請他確認其他同學是否都順利踏上歸途。
 
確認同學們都平安回到家後,我和哥哥談起當日情形,原本開心出遊,最後卻演變成大部分爸媽擔心和發怒,中間到底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哥哥提到大家都沒經驗,也沒想到過了傍晚人潮湧現,打亂了原本規劃,從參觀、吃飯到交通都無法控制,有些同學有門禁壓力,有些同學如出籠鳥不急著回家,在興奮與焦慮交織下,根本沒辦法取得共識,遷就著團體行動的一致性,就一路失控到太晚。
 
我問哥哥對這樣的情況有什麼看法,哥哥尷尬的回答:「出了學校,才發現同學們和在學校內的情況不太一樣,限於學校規定,在校園內大家都很一致,但出了校園,才發現即使只有十幾個人,但要團體行動真的很難,尤其在已經超出原本規劃的情況下,更是難控制。有人想多玩一點,有人卻想要快點回家跟爸媽交待,就變成一團亂了。」我想了想跟哥哥表明,我原本也有點生氣,認為他無法遵守我們之間的約定,讓我們等了快兩個小時,但因為在現場,能理解人潮湧入的誇張狀況,真的不是這一群孩子可以妥善應變,但我還是希望這個經驗,可以讓他好好想想,未來遇到類似的狀況,怎麼處理比較好。
 
跟哥哥講完我的想法後,我到陽台晾衣服,想到哥哥前陣子跟我提到,有個同學的家長覺得我們家太放縱,要孩子少跟他玩,以免影響功課,哥哥有點錯愕,他覺得自己並未因為課外活動或和同學出遊、運動影響功課,在可以良好掌控自己的學習下,他認為爸媽給他的是自由,並非放縱。討論後,我們一致認為孩子可以良好管理自己,父母可以掌控孩子行程,確認孩子的安全性,那些自主空間是自由,而非盲目放縱。正如同這次的出遊活動,在確認安全的前提下,如果可以在預定的行程與時間內完成,或者突發狀況時,可以即時聯絡上爸媽,那麼我還是願意給予下一次的機會,讓他再去改進和嘗試,這是我認為可以給予的自由。
 
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獨立與自主的渴望加大,過多的限制與管控只會帶來不服從與反彈,對於親子關係並沒有助益,給予孩子自由,並非一味放縱,而是在彼此認同的前提下,各自退一步,然後慢慢摸索平衡之道。我會明白跟孩子說明自由與負責的關係,希望他們可以遵守,那是我面對未成年孩子必須掌握的界線,這也是我的責任。而孩子也可以提出他們自主空間需求,那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必然會有的渴望,在彼此進一步、退一步的嘗試中,磨合出最合適的方式。
 
自由與放縱僅在一線之隔,親子間多一點關懷與信任,就可以拉出彼此都滿意的完美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