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06)505-2916 . FAX(06)-5052917

104下學期高三一段非選。延伸閱讀。

【104下學期高三一段非選。延伸閱讀】

閱讀台大哲學博士生楊舒淵2015年七月於《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專欄」發表〈從社會支持防治隨機殺人?向原住民借智慧〉一文,並回答下列問題:

    根據日本法務省的研究,犯案的高風險群,經常是那些有著失業、家庭不和、居住不安定等等狀況的人。由此看來,做好社會支持,降低讓人淪落到這種處境的可能性,會是減少隨機殺人的一項解方。

    可是,該怎麼樣才能做好社會支持?深入追究,今日在社會支持上的缺陷,很可能是主流社會看待「價值」的觀點不夠全面、甚或有所偏執。……

    我的布農族老師說過這樣的傳統,說的是他們對所謂「我的東西」、對「人與人」、對「人與天」的觀點。他是這樣說的:在傳統中,族人看到有人問也不問就拿走自己家的東西時(主流社會有時叫做「偷」),不會去追究。為什麼?因為他們想的是「對方有需要,只是不好意思說。」拿東西的人不好意思說,是不想因為能力或運勢差,得不到東西了還失去尊嚴;被拿東西的不說破人家,是因為想讓對方保有尊嚴,也承認自己今日會獲得,是因為上天的恩賜,畢竟再有能力,努力了也不見得會獲得。

    我想,在這種「分享」的觀念背後,有著深厚的謙卑。謙和地對待別人,卑謹地看待所得,同理他人的心情,感謝上天的恩賜。這跟今日社會習以為常的觀念不同,沒有對個人能力的過度推崇,沒有對個人權利的絕對要求。

    或許有人覺得奇怪,在這種傳統中,面對別人的需要,可以分享到什麼樣的程度?又或者會不會有人只拿別人的東西但不分享?不告而取與分享的底線是什麼?

    這些問題剛好突顯出觀點的重大差別。布農族老師談及,在自己需要的之外、就算是「多出來的」,都可以分享。不過,對於「自己到底需要多少」,布農族老師則認為:思考的方式不是以自我滿足為優先考量,而是先想想身邊的人、整個家族、甚至整個部落,基本上是一種「我不希望有人比我更糟」的概念。當然,把這種態度發揮得最好、又越有能力並實際照顧別人的,就會被推崇為領袖。然而不管成不成為領袖,最要緊的,每一個有這種態度與作為的人,對身邊的人來說,都是可託付、可仰賴的人。至於那些只拿但不分享,或者說得更清楚些,有能力、有好運卻懶惰的、自私的、不軌的,被發現的話,就是被瞧不起被唾棄的對象;老天也不會再讓合適的動物掉到他的陷阱裡,田裏也種不出好東西。

    謙卑的態度、分享的行動,如果主流社會上更多人趨向如此,領導人物與政府單位也是以利益資源上的弱者為優先考量,所謂的「社會支持」應該就更能落實了。

    故事還有後續。拿東西的人後來獲得了生活所需之外的,他也讓人自由的拿走,發現別人缺少什麼,也會偷偷地放到別人家中。

 

 

()文中布農族老師所說的「分享觀念」是什麼?而這種觀念是源自於何種想法、信念?

    答:(1)「分享的概念」:是在看到有人問也不問就拿走自己家的東西時,不會去追究。

       因為他們知道「對方有需要,只是不好意思說。」拿東西的人不好意思說,

       是不想因為能力或運勢差,得不到東西了還失去尊嚴;被拿東西的不說破人家,是因為想讓對方        

       保有尊嚴,也認為自己今日會獲得,是因為上天的恩賜,畢竟再有能力,努力了也不見得會獲得。

       (2)「分享」的觀念源自於「深厚的謙卑」:謙和地對待別人,卑謹地看待所得,同理他人的心情,感謝上天的恩賜。

       其中,沒有對個人能力的過度推崇,沒有對個人權利的絕對要求。且,付出的人是基於一種「我不希望有人

       比我更糟」的概念。

 

()作者認為學習「分享概念」,或許更能落實「社會支持」,減少暴戾事件。那你/妳呢?

    請以「社會暴戾事件之啟示」為題,嘗試推溯其因,提出妳/你的防治想法,書寫首尾俱足之文。

    參考:能夠就現象觀察,探討原因,並提出具體防治理念或方法,即可得分。

 

【延伸閱讀】

陳安儀:單一價值社會觀,製造反社會人格

羊正鈺:恐懼與偏見——為什麼永遠都有效?從《動物方城市》談起


李宜芸:隨機傷人事件頻傳,至少可以做到3件事

天下雜誌關鍵字: 無差別殺人事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