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06)505-2916 . FAX(06)-5052917

L6: 鄭國威迫《聯合報》為不當言論低頭

 
鄭國威
數位時代網站|撰文者:數位時代發表日期:2007-02-01
 撰文=童儀展推文至Facebook 推文至騰訊微博 推文至新浪微博 推文至Plurk 推文至twitter
 
這是一個新舊媒體勢力的對抗,也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因為有一個人,讓那些平常高喊新聞自由、揮舞第四權旗幟的傳統媒體,在部落格的世界裡完全噤聲,他只是個學生, 他叫鄭國威(外號Portnoy)。在部落格「龜趣來嘻」裡,讀者時常可以看到許多對媒體議題的探討,包括媒體研究、新媒體、媒體人、政策、管理等議題,而這全都出自於一位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學生鄭國威之手,問他為何敢於挑戰三大報、七大電視台,卻從不退縮,「Blog就是要發聲,當然要把事情都說出來,而且要說的很大聲。」鄭國威說。
「我知道有時媒體為了公信力,而必須有權威感,但這明明就是個訊息萬變,人人都會犯錯的時代,媒體怎麼可能不犯錯呢,但是媒體對犯錯卻通常不予承認,就算是有立場也沒關係,但是要誠實面對自己地的立場。」就是這種坦率的個性,鄭國威認為他追求的媒體價值很簡單,只是開放與誠實,如此而已,這是每個新聞人都應該保有的價值,而不因媒體不同或大小而減損。
因此,鄭國威經常對媒體的報導內容提出批判,不過,動張嘴大家都會,但是起而行卻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但是鄭國威就可以。因為他不僅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捍衛媒體該盡的責任義務,他同時更是「台灣媒體觀察與教育基金會」的義工,與媒體改造學社的成員,並經常寫信至各大媒體,提出更正與看法。


從小就對媒體懷抱深切期望


「他是台灣少數具有真正個人媒體實踐精神的人,雖然部落格是一個很沒有效率的平台,但是,他卻是一個有效率的部落客,他用勤奮、努力和才智,把潛力發揮到高峰。」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執行長徐挺耀這麼評斷鄭國威。
「因為部落格的舞台太大了,而我太渺小了,所以我會利用所有能利用的資源去達成目標,包括所有我能用的Web服務,或是參加實體的組織、社會團體、活動等,拓展人脈與影響力。」鄭國威說。
到底什麼原因讓鄭國威對媒體這麼感興趣?「其實我從小時候就很愛看電視,因此對媒體有非常深的期望。」雖然後來考上台北大學應用外語系,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堅持,後來他依舊選擇與媒體相關的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就讀。
「我沒有放棄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很多事情沒有被大眾知道。而念外語系也讓我接觸更寬廣的世界,而我想要知道更多人的故事,也讓更多人知道我的想法。」就是這種標準Web 2.0的性格,當部落格問世之後,鄭國威找到了一個可以奮鬥的舞台。二○○四年,「龜趣來嘻」開站,從此,也開啟他與傳統媒體奮鬥的一頁。


迫《聯合報》為不當言論低頭


二○○六年二月,因為《聯合報》的一篇關於精神病患的報導,在用字遣詞上的歧視與污名化,讓鄭國威開始在網路上號召對媒體改革的有志之士,一同向《聯合報》施加壓力。一時之間串聯人數破百,同時,他也透過台灣媒體觀察與教育基金會的發函施壓,迫使《聯合報》最終發出聲明,並透過立法程序,以確保未來媒體不得再用類似詞語,例如瘋漢、瘋子、狂人來對精神病患有不正確的負面文字報導。
這是一個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故事,然而鄭國威卻不認為他成功。「畢竟這還是透過實體的台灣媒體觀察與教育基金會促成情況的改變,不是我個人與部落格的力量。」這件事對他而言,並沒有帶來多大的鼓舞,反而讓他看得更清楚,力量是成功的基礎,沒有力量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深知唯有名氣才有影響力


因此當筆者問及:「你會想出名嗎?」,鄭國威就回答得非常坦率,「出名?always,因為名聲是工具,有時候要做某一件事情,就必須要有一些策略與手段,而獲得目光是一種方式,所以我不是默默做事那種人,要做事就要讓事情的邊際效益達到最大化。」這就是鄭國威,坦率、直接,又兼具目的性的理想性格。
另一方面,也因為這件事的影響,鄭國威發現他並不孤單。「我知道自己很弱,但是透過部落格,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面對失敗,因為在部落格世界裡仍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與我併肩作戰,」鄭國威說。
如今,校園的生活即將結束,今年將從研究所畢業的鄭國威,已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是該繼續從事社會運動還是投身職場做個媒體人呢?
「老實說,我真的不可能進入現在媒體環境,我認為,我適合在像是GVO(Global Voices Online)這種開放、自由的媒體,或是Blog的媒體,說實在的,如果我當兵回來之後,台灣還沒有出現原生的Blog媒體(能養家活口的),那就太遜了。」就如同陶淵明歸去來兮,那種不改其樂的調性,看來,鄭國威的「龜趣來嘻」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