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Title:高中社會科高中社會科

2012-12-22 L6: 《自由》誤植照片 無辜學生被當毒販

高一上公民
《自由》誤植照片 無辜學生被當毒販
  • 2012-12-19 01:05
  • 中國時報
  • 【謝幸恩/新北市報導】
 ▲22歲學生因被《自由時報》誤植照片當成毒販,壓力過大幾乎崩潰。(謝幸恩翻攝)

 ▲22歲學生因被《自由時報》誤植照片當成毒販,壓力過大幾乎崩潰。(謝幸恩翻攝)

     《自由時報》十八日報導「大學生販毒獲緩刑」,竟將廿二歲毒販黃泰人照片誤植成廿二歲陳姓大學生;新北市議員張瑞山接獲當事人及家屬陳情,指陳家因承受莫大壓力,還造成家人情緒幾乎崩潰,除感到憤怒外,也希望向外界澄清「兒子是無辜的!」

     張瑞山說,陳男雙親一早翻報紙,看到兒子出現在《自由時報》社會版,嚇得半死,跑去質問,才知道是一場大烏龍,轉而向張瑞山陳情。

     張瑞山說,陳男與黃嫌是「朋友的朋友」,平日並無往來,根本不認識彼此,他懷疑雙方將同樣的照片放在網路部落格上,《自由時報》李姓記者疑在未仔細求證下,即自行翻攝照片並刊登,可說是相當失責。

     張瑞山助理表示,陳男一到服務處,先聲明自己是無辜的,也表示照片的誤植造成生活極大衝擊,親友們紛紛來電詢問此事,也對他產生嚴重的誤解,若只看標題及圖片,自己就掛上了「毒販」的汙名,實在很冤枉。

     張瑞山助理也說,陳男原本想親自面對媒體澄清,但因情緒壓力過大,無法承受外界眼光,更擔心會「越描越黑」,才臨時決定迴避。

     承辦這起毒品案的永和警分局表示,去年十二月一日晚間七時,在永和區中興街十巷抓到黃嫌販毒,目前已結案,經比對黃嫌與陳男照片的確是「不同人」,但警方並未提供照片,也不知道該名李姓記者去哪找到錯誤的相片。

     本報記者於十八日晚間試圖連絡該名李姓記者,撥打數十通電話,但李姓記者均未接,無法得知他的說法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112012121900140.html

2012-12-21 L7: 相聲瓦舍-語言 .

高一上公民
[flash=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EZvM4iKpA14[/flash]

2012-12-06 L6: 媒体识读报告

高一上公民
[flash=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q2DCgBMw6uc[/flash]

2012-12-06 L6: 是誰規定的?─ 文化與性別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

高一上公民
[flash=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0fXpsGpNhgg[/flash]

2012-12-06 L6: 新聞自由與國家安全

高一上公民
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在西元1787年尚未就任總統之前,曾經留下這句名言:「如果我只能在有政府而無報紙,或有報紙而無政府之間抉擇,我毫不遲疑會選擇後者」。這句話的背景是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這段時間在人類文明史中留下兩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一、美國透過獨立戰爭(西元1776年)脫離英國「君主專制」,二、法國人民發起全國性的革命(西元1789年)推翻「君主專制」。可見在當時全球政治體系中,所謂有政府無報紙,指的就是君主專制政權;因此,別說是傑佛遜,就算是我們也會毫不猶豫捨棄沒有新聞自由的君主專制。可惜的是,傑佛遜並沒有進一步在「無政府狀態」跟「民主法治」當中再做選擇。此外,在第二任任期當中(西元1807年),傑佛遜則是如此評價報紙的:「從未瀏覽報紙的人,較諸讀報者耳聰目明」;「無知的人比(看報以致)腦子充塞錯假資訊者接近真理」;可見他也早已體認到,自甘墮落的媒體,總有一天會成為民主社會中的亂源。

請問大家對「自由」的定義是什麼?是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嗎?我的高中老師鄭正博先生提出「自由就是遵守大家共同的規範」此一觀點,想要擁有權利,就一定要承擔相對的責任;不然的話,今天讓我們享有自由的理由,明日就可能會被曲解、誤用,進而成為扼殺自由的主因!換句話說,講求自由的同時,絕不能忽略相對應的自律,這才是民主法治社會的基本精神。舉例而言,「集會結社自由」不是用來組織黑社會魚肉鄉民的,擁有「居住遷徙的自由」不等同可以強佔民宅或是坐霸王車;享有「人身自由」並不代表可以去打家劫舍、殺人放火;至於更形而上的「免於恐懼自由」,當然也不能詮釋成犯罪者能免除被公權力緝捕、處罰的壓力。依照這樣的邏輯,請問跟「新聞自由」相對應的自律精神是什麼?就功能而言,應該是做好「看門狗」的角色,發揮查證能力,為閱聽人過濾各種虛假的資訊、謠言,進而用多元角度盡可能呈現事實;如要以職業道德自詡,則應針對社會不公不義之事提出批判與建言,為建立更完善的社會出一分力;准此而言,媒體不僅不能有聞必錄,更不能淪為「製造業」用假新聞矇騙閱聽人,至於遵守民主體制下的法令規範,當然更是不辯自明的基本要求!

至於國家安全這一部份,當部分媒體以「人民有知的權利」為由,毫不避諱輕率公布國家機密時,自然會讓部分閱聽人給予勇於揭發內幕的讚揚;在此,我只想提出一個事實:國家安全不只是執政者的資產,也不僅是國防部、外交部的業務,而是屬於全體民眾、無法分割的「公共財」;當然,既然台灣已經是個民主法治的國家,怎樣的行為算是侵犯國家安全,並不是由政府或是媒體單方面自行認定,而是要交由司法機關以公正第三者的角色判斷之。一旦國安防護網破了洞,受傷害的絕對是全體民眾,補破網的代價也要由全體民眾共同負擔。像是搞不清楚國家認同投奔共產黨的「有為青年」林正義,他一個人的行為是由全國部隊大換防來彌補;涉嫌國安密帳的劉冠軍悄悄一走了之後,我們多年來納稅建立的情報網也跟著毀於一旦;缺乏情治人員基本職業道德的彭子文,在退休後旋即大方公布總統府附近置高點以及各種緊急應變措施時,重新研議、制訂相關計畫的成本也就跟著交由所有台灣民眾一起買單;試問,這種以破壞國安機密換來的「知的權利」,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一時窺探國家機密的快感,能彌補往後重建防護網的代價嗎?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針對新聞自由跟國家安全以及政府法令的衝突,美國有兩個值得參考的案例;一個是1971年紐約時報刊登越戰報告書遭美國行政單位指控有影響國家安全之虞,最後法院判定紐約時報勝訴的理由,並不是新聞自由的位階高過國家安全,而是認為紐約時報並未對國家安全造成立即影響,紐約時報也以「法治之下,嘹亮的自由之音」來形容此一勝利;而最近紐約時報記者Judith Miller拒絕依法院要求提供消息來源,因而被判入監服刑85天則是另一案例,可見新聞自由不應該有無限上綱到影響國家安全或是超越國家法令的權利!反觀台灣所謂的媒體,不但早就捨棄自身專業的判斷與職業道德,淪落成人人喊打的亂源之一,還三不五時仗著新聞自由的招牌招搖撞騙,胡作非為;行文自此,想起羅蘭夫人辭世前所留下「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之!」這句警世格言,不禁令人感嘆究竟人類有沒有從歷史中學到教訓的能力?

2012-12-06 L6: 傑佛遜說:「如要讓我決定,有政府而無報紙,或有報紙而無政府,我會毫不猶豫,選 ...

高一上公民
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說:「如要讓我決定,有政府而無報紙,或有報紙而無政府,我會毫不猶豫,選擇後者。」

這句話的英文原文為:


"The basis of our governments being the opinion of the people, the very first object should be to keep that right; and were it left to me to decide whether we should have a government without newspapers or newspapers without a government, I should not hesitate a moment to prefer the latter. But I should mean that every man should receive those papers and be capable of reading them." --Thomas Jefferson to Edward Carrington, 1787. ME 6:57


他主要要表達的意義是,政府與媒體(引申為新聞自由、言論自由),他寧願要媒體,而不要政府,表示他極端重視媒體這種傳達言論自由的東西,媒體代表著監督,如果政府沒有監督者,那麼這政府將無法無天,對人民有害無益,為了人民,他寧願不要有政府,也要有媒體,顯示其對自由民主的重視。


但是現在有人認為,目前媒體亂象,尤以台灣為甚,反倒是傑佛遜另一名言更為貼切,「從未瀏覽報紙的人,較諸讀報紙者耳聰目明」,因無知的人比腦子充塞錯假資訊者接近真理。所以,傑佛遜本人「只看一家報紙,而且看廣告比新聞多」。


要達到傑佛遜先生所說的境界,目前台灣媒體是辦不到了,太亂了,但是要完全沒了這些媒體,也是不可能的,台灣媒體與政府政黨政客,都有非常大進步的空間存在。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8050500989

美國媒體被誰控制?

曹長青

從新聞歷史來看,對媒體的最嚴厲控制來自於政府,而最利害的手段是政府直接擁有全部報紙、廣播、電視等。什麼東西只要是屬於自己的,那就最有條件控制和支配。在前蘇聯,包括《真理報》、《消息報》等所有報紙、電視、電台等都是政府出資辦的,屬於政府的財產,編輯記者屬於領取政府工資的政府工作人員,從制度上成為政府的一部份。從某個角度說,報紙應該反映出錢的老板的理念和意志。但蘇聯的問題是,政府禁止其他任何人辦報,在壟斷報業的同時,等於消滅了報業市場而形成了輿論壟斷。

但美國的政府沒有這麼幸運,它在二百多年前建立時,就面對一個私有制的社會,當時的各種報紙屬於不同的團體和商人,是私有企業的一部份,政府就像無法把所有私營企業收歸國有一樣,也無法把報紙國營化。當一種東西不是自己擁有的,想進行控制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在《美國的民主》中描述他的觀察說﹕美國是從歐洲來的移民和異教徒在一片荒蕪廣袤的土地上建立的新國家,那裡沒有民族英雄、沒有強人、貴族和像歐洲那樣盤根錯節的上層建築,因此,想建立一個權力高度集中的國有化國家,在那片土地上無法操作。托克維爾在他的書裡欣喜地寫到,即使在被視為非常落後的印第安人的部落裡,“他們在全體還過著裸體生活的時候就出了一份報紙。我還把這份獨特的報紙帶回法國幾份。”(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384頁)而那是1831年,比中國的918事變,還早100年。

而且從美國開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佛遜那句論述報紙和政府之間關係的名言(在報紙和政府之間,我認可選擇有報紙而無政府,而不是有政府無報紙),也可看出美國的建國之父們不僅沒有想把報紙收回國有的意思,而且對報紙獨立性的意義有相當深刻的認識。

第三,財團對媒體的掌控﹕

因此今天人們批評美國,很少有人指責美國政府對媒體的控制,而多是強調美國是大財團辦媒體,報紙等要服從大財團的利益和意志等,言外之意,美國的報紙仍不是獨立的,而是被少數富人控制和支配。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種說法可以成立,因為當美國是個私有制的國家,報紙不屬於政府所有,那麼它只能被私人所有,而當個體的商人發展成大的財團公司,那麼它擁有的報紙等媒體,自然就是屬於財團所有,被私有企業掌控。

但美國的媒體即使被財團控制,它們也是被各種不同的財團控制,僅華爾街列出的大公司就有五百家。不同的財團由於擁有者的政治理念不同,導致不同財團擁有的媒體的理念和傾向不同,因而形成媒體的不同聲音。而像前蘇聯的媒體全部被國家擁有,國家其實等於一個大財團,那麼它發出的是一個財團的聲音,反映的是一個財團的理念,它是一元的;而西方多種財團辦的報紙發出的是不同的聲音,是多元的,給讀者聽眾提供了不同的信息和觀點。

而且美國財團的擁有者也不是少數的個人,主要是因為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購買股票,從而成為公司的股東和擁有者之一。據今年初的統計數字,51%的美國家庭都擁有一定的股票。那些大公司的老板,只是持有最大股份,在相當多的情況下也就是百分之十幾而已。因而大公司的老板必須考慮持公司多數股份的其他人的利益。

在美國,雖然有數不清的財團,但其政治理念並沒有數不清。就像美國政府主要由兩大政黨輪流執政一樣,財團主要也是兩種政治傾向﹕左派和右派。兩大派別的主要分歧體現在經濟領域,左派強調大政府、高福利、向富人多征稅(然後通過福利制度再分給窮人),重視政府對經濟和市場的調節管理作用,其基本理念是強調社會平等。右派則強調小政府、大社會,減稅,削減福利,強調市場這支看不見的手的調節作用,重市場經濟,其基本哲學是強調自由(競爭),在競爭中獲得相對的平等,重視的是機會平等,而不是財富的平等。經濟以外的主要區別是,在對外政策上,右派更多強調自己國家的利益,左派強調人權外交;右派更重視軍事,主張強大國防,左派則強調裁軍。

美國建立兩百多年來,基本由這樣兩種理念的政黨輪流執政(體現右翼理念的保守派共和黨,和反映左派觀點的自由派民主黨)。左派民主黨更多代表的是人類的理想主義和烏托邦憧憬,它的主要基礎是大專院校的教授、學生、知識份子、好萊塢,以及窮人。右翼共和黨則更多代表的是一種現實主義和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它的主要基礎是中產階級,專業人士,富人和商界。這也是前者更多強調平等和政府干預經濟(分配財富給窮人,均貧富),後者更多強調自由(競爭)和市場調節(削減福利、逼迫窮人勞作致富)的原因之一。

美國的報紙等媒體,基本也是這兩種理念的反映者、傳播者和兩種不同群體的代表者。美國目前有1509家日報,主要大報像《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芝加哥論壇報》等,兩大周刊《時代》和《新聞周刊》,以及三大全國電視台,基本都是左派主導的媒體,它們的讀者自然以上述左派群體為壓倒多數;而《華爾街日報》、《華盛頓時報》、《標準周刊》、《國家評論》,以及各州的主要地方報紙,基本是偏右的保守派報刊,讀者主要是中產階級、商界和專業人士,以及強調個人自由意志和完全市場經濟的知識份子。在有線電視中,兩大台CNN和FOX,是一左一右,相互激烈競爭。

在全國性報紙和電視上,左派媒體佔絕對優勢。美國新聞評論界的專業雜誌《容匯》(Brill’s Content)2000年3月號刊出一份對822名美國民眾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57%的民眾認為,媒體比他們更左,20%認為比他們保守,只有17%認為和他們理念正相同。四年前一項問卷結果是,有五成的美國編輯記者認為自己是左派,二成是右派,三成是獨立派。

但在廣播電台上,則是右派的聲音絕對佔上風。廣播電台的主持人絕大多數是保守派,而且聽眾數量驚人(美國人均擁有車輛世界第一,開車途中聽廣播非常普遍)。《紐約時報》暢銷榜的書(虛構和非虛構類都算上),也經常是內容偏右的居多。兩種理念的媒體的對抗和平衡,構成了美國大眾傳播領域的基本歷史,而且好像會一直這麼相互對峙下去。

由於美國政府和媒體都有左右兩大派,所以上述兩個政黨不管哪個上台執政,都會有一種和它的政治理念相對立的媒體,自然地成為它的嚴厲的監督者和批評者。比如,在克林頓執政期間,右翼媒體則更多是左派政府內外政策的批評者;而現在共和黨籍的小布什總統執政,左派媒體則用放大鏡挑布什政府的毛病。

不僅在美國,在民主政治比較成熟的西方國家,例如英、法、德、意等國,都是左右兩種理念的政黨輪流執政,而這些國家的主要報紙,也是按照這兩種理念而分野。如英國的《衛報》、法國的《解放報》等就是左派報紙;英國的老牌報紙《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金融時報》,法國的《費加羅報》、德國的《世界報》等,都是右派報紙。連實行了民主政治半個多世紀的日本的主要大報也基本形成了這種趨勢,比如《每日新聞》、《朝日新聞》偏左,而《讀賣新聞》、《產經新聞》等則右傾。

除了西方比較強調的三權分立政治架構,媒體要成為監督政府和權力者的“第四權”之外,這種兩黨兩種理念、媒體分為兩派兩種傾向的政治現實,也導致美國政府無法影響全部媒體,尤其是和這屆政府的政治理念不同的那種媒體力量。

第四,專業管理人員對媒體的導向﹕

美國的大財團擁有者傾向於把企業交給專業者、專門家來辦,而不是自己的家族直接管理,近年來這種趨勢更加明顯。以《歷史的終結和最後的人》這本專著而引人注目的美籍日裔學者福山隨後出的第二本著作是《信任》,在該書中他以港台的家族企業和美國企業相比較,結論是專業人才管理的企業比家族企業具有更大的商業競爭優勢。

美國的報紙、電視、電台等媒體,作為企業的一部份,由於是專業人才管理,更多依賴的是專業知識和本行業的專業規範,而不是財團擁有者的意識形態。這也是促使美國媒體更走向專業化的原因之一。

第五,新聞記者對媒體的影響﹕

另一個制約美國媒體走向的重要因素,是編輯記者的專業訓練和理想精神。在美國,大學新聞專業畢業生的起薪,和所有其他行業本科生比較,起薪是最低的。據2000年的統計,他們第一年的平均工資才是年薪一萬八,而金融業、律師、中學教師等,包括紐約的公共汽車司機等,起薪都達三萬美元以上。新聞畢業生起薪過低的主要原因是想做記者的人太多,市場以降薪來調節。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證明,想做記者的人,多不是把它作為賺錢之道,而是作為實現一種理念的渠道和機會。

另外美國媒體的編輯記者,多是從市縣地方報紙一點點做起,逐步被選到大報,以新聞工作能力升遷。美國根本沒有所謂“通訊員”投稿制度,而且報紙雜誌的新聞報道基本都不接受外稿,而由自己的採編人員撰寫,以保持負責任的、真實度更強的專業化報道。這種媒體的主體力量(新聞人員)更加專業化、更具理想精神的條件,也是美國媒體趨向專業化、注重客觀真實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六,大眾口味對媒體的左右﹕

從市場角度來說,報紙等媒體也是商品,要被消費者選擇。只要產品進入市場,就存在一個競爭、爭奪消費者的問題,而市場的基本規律是優勝劣敗。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逼迫作為商品形式出現的報紙等媒體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這種市場競爭和讀者口味的要求,自然地決定著媒體無法成為政府的喉舌,因為做這種選擇,就等於在市場競爭中選擇自殺。

美國媒體現在存在的問題,正是這種來自大眾口味的無聲“控制”。一些媒體為了迎合大眾,而有把新聞娛樂化,走向“小報”的傾向。英文媒體評論界使用的“小報”(tabloid),是指品味低,嘩眾取寵,不嚴肅的大眾媒體。在美國超級市場出售的像《星報》、《問詢報》等,都是典型的小報,以報道和挖掘明星和名流隱私為主,讀者對象是家庭主婦。另外還有一些報紙,雖然聲稱是嚴肅媒體,但娛樂性新聞佔的比重較大,也被新聞評論者視為小報,或娛樂報。例如美國印數最大的全國性日報《今日美國報》(USA Today,發行210萬份),就由於影視和體育等娛樂新聞比重過大,而被新聞院校的教授基本視為娛樂報。

即使傳統的嚴肅媒體,例如老牌的《時代》周刊近年也向娛樂化傾斜。據上述《容匯》1998年1月引述的統計數字,在1977年時,國際事務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故事”佔21.2%;而到1997年,則下降到只有5.8%。而娛樂性報道作“封面故事”,1977年僅佔7.7%,而1997年則上昇到15.4%。從這20年《時代》周刊的封面故事變化,可以看到大眾口味對媒體的影響作用。

但美國的主要大報,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等,則沒太受到這種大眾口味的影響,不僅因為它們都是精英們看的報紙,也在於編輯人員堅持新聞原則和理念。例如五年前英王妃戴安娜車禍遇難時,《紐約時報》的總編輯事後說,他咬了咬牙,才決定把這個全世界主要報紙都放在頭版顯著誇張處理的新聞,只放在了該報第一版下角的位置。他說,按嚴肅新聞的價值,它都不能上第一版。

每年頒發標誌美國最高新聞榮譽“普利策獎”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學生們剛入學,院長就強調,報紙不僅是向大眾提供他們想知道的,而且更應該提供他們應該知道的,即強調媒體的提升大眾口味的專業責任。但雖然新聞院校都這麼強調,但美國媒體的小報化傾向仍越來越明顯,主要原因是冷戰結束,美國人認為沒有了外憂,更不太關心世界大事。而美國的政治永遠是兩黨輪流執政,沒有政變、騷亂、大危機,生活平穩,使人們對政治越來越冷淡,大眾更傾向關心娛樂和享受,對嚴肅的新聞缺乏興趣。據上述《容匯》1999年5月號刊載的一項數字﹕1977年,有77.6%的美國成人每天看報;而1997年這個數字下降到只有58.7%。這一點不僅在美國,在英國等歐洲國家更為嚴重(英國媒體的小報化傾向超過美國,法國則比英國還嚴重)。因此,不論是左派還是右翼的報紙等,現在都有為了爭取讀者,向大眾化、世俗化口味妥協讓步的趨勢。

911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相當大地沖擊了一下美國媒體,刺激了更多民眾關心美國之外的世界,關心威脅到美國本土安全的穆斯林世界和國際政治。這種民情的改變,等於是給媒體的小報化踩了一下煞車,刊載嚴肅新聞的媒體銷量上昇。同時,也給長期佔主導地位的左派媒體一個重大打擊,右翼報紙的銷量大幅增高。據今年四月統計,右翼報紙《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過去半年銷量增加了16%,達到日銷56萬多份,躋身全美第10大日報。在有線電視領域,建立了22年的左派旗艦CNN,其國內收視率大幅下降,而創辦了才六年的右翼電視福克斯(FOX)的收視率今年初則超過了CNN,尤其是它的主要政治評論節目,收視率竟是CNN的一倍以上。

911事件也同時給政府控制媒體提供了機會,政府更加強調國家安全,要求新聞媒體把國家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以往的新聞自由。國家安全和新聞自由的平衡歷來是個難題,這次九一一事件則提供了向國家安全傾斜的機會。因此在美國媒體中提出“見到拉登是採訪還是先報警”的爭論,以前媒體遇到這種情況,強調新聞採訪和大眾知情權第一,現在則基本傾向“先報警”抓獲拉登,保證人民安全第一。

但911事件到底對美國媒體有多大多遠的沖擊波,美國媒體的小報傾向能在多大程度和多長時間內被踩煞車;美國政府強調國家安全第一對媒體的自由度有多大影響,都是未知數。但可知的是,不管發生怎樣的變化,美國的媒體分成左、右兩派相互平衡制約,並共同作為第四權監督政府權力的根本職能都不會變化,前景仍是,美國媒體受多元因素控制,又相對非常獨立。

2002年9月3日於紐約

2002-09-03

http://caochangqing.com/big5/newsdisp.php?News_ID=185

2012-12-03 101上段二Q17 倡導團體

高一上公民
 

倡導團體也稱壓力團體利益團體是指具有相同利益並向社會政府提出訴求,以爭取團體及其成員利益、影響公共政策社會團體

倡導團體是現代政治體系的重要特徵,蓬勃興起於二戰以後。

倡導團體可以分為經濟性利益團體和公共利益團體(public interest group)。

前者關心的乃是成員的經濟利益,這類的團體皆為功能性的組合。他們成立的目的是旨在團結該階級或組織的力量來保障自身利益,並且為該階級組織提供討論和交流的平台。其中最主要的類型,是商人勞工農民組成的各種團體,諸如商會工會,其次是各種專業人員所組成的團體,如醫療學會、教育人士協會等。

後者主要是爭取其成員非經濟性的共同理想,他們成立的目的主要是爭取公共利益或透過成立利益團體來向大眾推廣其理想。英國學者稱這類團體為促創團體,以別於一般的經濟性利益團體。環保組織、爭取婦女權益及主張保障弱勢社群的組織均屬於公共利益團體。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8%A9%E7%9B%8A%E5%9C%98%E9%AB%94

2012-11-21 L5: 假造林 真伐木

高一上公民
[flash=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uQa1p3e6pMc&feature=player_embedded[/flash]

2012-11-19 L5: 翁山蘇姬

高一上公民
有「緬甸良知」之稱的翁山蘇姬,是緬甸民主奮鬥史上極具傳奇性的篇章,在緬甸絕大部份人民與國際社會眼中,這位相貌清麗,看似孱弱的五十六歲女子,是緬甸民主前途與希望之所繫。

4.jpg
2011-10-11 03:10 AM 上傳
下載附件 (160.95 KB)


一切可從一九八八年談起。這一年不但是緬甸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是翁山蘇姬一生的分水嶺;母親中風,她捨下英籍夫婿和兩個兒子,自英返緬照顧。那時國內的民主運動正在萌芽,青年學生不滿軍頭尼溫在幕後領導的一黨專政社會主義政府,日日都以示威抗議,數千民運人士後來遭到八八年九月上台,名為「國家暨發展委員會」的軍政府殺害;一九九○年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多黨國會選舉中大勝,贏得八成的席次,但選舉結果非但不為軍政府承認,也為蘇姬肇啟軟禁之門。

和平革命 與軍政府對抗14年

人皆知蘇姬的父親是領導緬甸脫離英國獨立的民族英雄,但母親是出色的外交官,卻鮮為人知。兩歲時父親遭到暗殺,蘇姬的母親挑起扶養重任,將緬甸傳統和佛教信仰灌輸到蘇姬及其兩名兄弟心中,培養出他們高超的道德情操。十五歲那年母親出任印度大使,她隨母赴任,印度聖雄甘地的和平革命理念就在此時在她心裡埋下種籽,在十四年與緬甸軍政府的對抗中,她一直堅持以和平手段為之。

一九六四年她轉往英國留學,六七年取得政經哲學士學位。求學期間她一身緬甸傳統服裝、秀麗而挺直的身影,在當時牛津校園衣著隨興,舉止不拘的同學中,顯得極為凸出。一名牛津校友回憶說,蘇姬禮佛,生活極為嚴謹,但曾出於好奇而在求學期間啜飲過一小口酒、為體驗生活而曾在深夜翻過女生宿舍的高牆,但均只此一回。

牛津畢業並在倫敦擔任短期研究助理後,她在紐約的聯合國祕書處工作,公餘嘗在紐約一所醫院擔任志工。她是七二年嫁給相戀多年的英國年輕學者艾里斯,在紐約工作期間,她每天都與在不丹擔任宮廷教師的艾里斯魚雁往返,她經常擔心有朝一日家國不能兩全時他們必需勞雁分飛,信中常問未婚夫:「我的同胞若需要我,你會成全我嗎?」艾里斯總是以會全力支持回答,讓她寬心。

後來兩人回到牛津,重拾學術生活,二子相繼出生。然而十六年的如膠似漆的幸福婚姻與單純的學術生涯,在八八年那年劃上句號。母親病重的消息傳來,蘇姬收拾了行囊立即奔回仰光。

這時緬甸已從亞洲糧倉變為赤貧之土,歸國之初她並不打算立即投身政治,但時勢與歷史的宿命促使她成為最大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眾望所歸的領導人,她在一場初試啼聲的重大演說中表示:「身為翁山的女兒,我不能對局勢視若無睹,眼前的危機其實可以視同緬甸第二次的獨立奮鬥。」她不辭辛勞的奔赴全國各地鼓吹民主,在她給艾里斯的信中說:「在驕陽下乘牛車與小舟四處奔波,你的蘇腳踩在泥濘中,吸著塵土,汗如雨下、蓬頭垢面,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優雅!」

鼓吹民主 凝聚反對黨向心力

緬甸的反對黨運動不但在她領導下團結起來,此後更強調以維護人權為民主奮鬥的目標,以非暴力為完成目標的手段。國際聲援紛至沓來,畏於國際壓力,軍政府將她軟禁,誣指她是共黨或美國中情局的工具。但蘇姬已是民意所趨,軟禁期間曾進行十二天的絕食抗議,迫使軍政府同意不再凌虐與她一同下獄的民運人士。

八九至九五年蘇姬初次遭禁期間,艾里斯數度獲得探視妻子的機會,他與得以探視蘇姬的國際人士都說,儘管被軟禁,蘇姬的作息仍極有規律,她每天都作運動、誦經,不斷進修法文與日文,並以彈奏巴哈的樂曲來放鬆自己。但到了九○年七月之後,這一點點的天倫重聚也不被軍政府允許。九九年艾里斯罹患攝護腺癌自忖不久人世,想到仰光見妻子最後一面卻為軍政府所拒,當局同意蘇姬出境,但她知道這一去就永遠回不來,而作了繼續留在國內的痛苦選擇。

勇氣典範 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九○年全國民主聯盟又在選舉中大勝,軍政府照樣不予承認,把持政權不放。但國際與媒體對緬甸局勢與蘇姬的注意與日俱增,倫敦泰晤士報稱她為「緬甸的甘地」,聯合國一再呼籲緬甸當局釋放她、與她對談;歐美國家要求政權轉移,並以禁止對緬軍售與援助,作為施壓工具。九一年,她獲得代表最高人權獎項的沙卡洛夫獎,同年十一月她又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稱她所代表的緬甸民主人權奮鬥是「亞洲近數十年來公民勇氣的最卓越典範」。

這番榮於華袞的褒揚,翁山蘇姬無緣親耳聽見,艾里斯和兩個兒子代表她前往奧斯陸領獎,代表她宣讀「免於恐懼的自由」答謝這詞。她說:「腐化人心的不是權力,而是恐懼。恐於失去權力,腐化了那些行使權力之人;恐於遭權力迫害,腐化了那些受權力統治之人。」這番寓意甚深的呼聲是針對緬甸統治與受統治階層而發,期待全國修好之殷,溢於言表。

說來有些反諷的是,蘇姬與軟禁她的軍人發展出良好的友誼與互動,她對進出大學路仰光寓所的軍人素無惡言。這與領導南非走出種族隔離統治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曼德拉與其當年繫獄荒島時與牢頭發展出一段友誼一樣,顯現出兩人氣宇胸襟之不凡。甘地、曼德拉,皆是以和平方式抵抗鎮壓、終結壓制的英雄象徵,蘇姬與其並列,為蘇姬之名-緬文的意思「煇煌奇勝之總」,作了她個人最佳的詮釋。 
 
 
 
http://finpo.com.tw/thread-5281-1-1.html

2012-11-14 L4: 【原住民新聞雜誌693-1】 土地蒸發

高一上公民
[flash=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ETU7-0comWw&feature=relmfu[/flash]
更多消息
搜尋
QRCod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