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Title:高中社會科高中社會科

2014-03-26 服貿十大關鍵思考,您看清多少?

時事
服貿十大關鍵思考,您看清多少? 
 
 
讀冊生活張天立 2014/03/23
 
 
   
 

自從去年馬王政爭(其實本質上是馬英九想掃除心目中造成服貿通過障礙的王金平,因為王也認為應該逐條審議)、衍生出違法監聽以及洩密(黃世銘已經因洩密被判刑而辭總長職)、到幾天前爆發的太陽花學運佔據立法院,我持續留意媒體政論節目上各方的論點。但有幾個重要關鍵,似乎沒有被提出來討論,因此提筆為文,希望能拋磚引玉,甚至能形成社會的共識。



第一個關鍵是真正的民主是什麼?!


在我們所謂的民主社會裡,可不可以容許”犧牲某些人來成就另一些人”這樣的政策,犧牲某些產業(例如廣義的出版產業)來成就其他(例如金融產業的西進商機),犧牲中小企業(因為財力不足無法對抗大陸資本)來成就大型企業?如果說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經濟主體(就業人口數來看更是如此),犧牲掉的是大半個台灣辛苦工作的人民。

您或許覺得,這種思維很類似大埔拆遷案及文林苑的王家爭議,但其實二者大不相同。文林苑的建地是連在一塊而不得不整體規劃,但是服貿議題裡各個產業卻是各自獨立,為什麼非得”誰犧牲誰”不可?(文林苑案與大埔案其實也都有民主解藥,未來再專文詳述)

服貿非常啟人疑竇的大問題是,為什麼馬政府在一開始就堅持必須包裹立法,必須一次全過不能修改條文?服貿涉及的產業高達一千種,是不是大陸官方強制規定哪些產業必須納入而馬政府被迫接受,甚至到了協議簽約前都不能與任何業者商量的地步?這是正常民主政府該有的作為嗎?這不僅僅是程序正義問題或是黑箱作業問題而已,更要問是不是涉及被中共政權壓迫的問題?

相信你對真民主的認知應該跟我一樣!


第二個關鍵是
政府真的有專業能力了解每個產業的狀況,來思考服貿的衝擊嗎?


這幾年馬政府的施政無能,已經是全國甚至全世界所共睹,這批從來沒有做過生意的政府高官(有人說像書呆子政府)來”規劃”服貿,然後告訴我們未來會有多美好,甚至威脅如果沒有服貿台灣就追不上韓國等等……實在讓大多數的民眾更加反感。更實際一點,請問去談判的政府官員有沒有經營過出版業、印刷業、出版通路業?他們憑什麼說他們了解知道服貿對泛出版產業的影響有多大?
3/22在電視節目上,國民黨蔡正元委員自稱他是(服貿)專家,大言不慚令人搖頭嘆息!我創辦經營過博客來、現在創辦讀冊生活,算來已經十八年,還不敢自稱是出版業專家,這些人真的是官大學問大嗎?在這麼短暫的談判時間內,就把這麼多的產業納入服貿,事先也完全沒有諮商專家業者,這不是剛愎自用嗎?


第三個關鍵是政府事後態度高傲,根本無意與產業及社會大眾溝通!


溝通不是單單只想說服對方,而是誠意傾聽與願意改變!我兩度參與立法院公聽會去做產業報告,行政院官員根本不想聽也不想改變,很清楚表達行政院的心態就是”爺們態度”,反正執政黨在立法院過半席席次,不管業者或在野黨怎麼理性的表達質疑,最後服貿投票就是會過,逐條審議也一樣會過,只是擔心拖久怕馬總統怪罪甚至大陸不高興!真是無奈啊,執政黨一時的多數竟然可以變成這樣傲慢,甚至到”不知感恩”的地步!

大家應該明白,服貿爭議之所以後來在立法院能舉辦公聽會(本來執政黨只願意舉辦2場後來在壓力下才妥協成16場),完全是在野黨努力抗爭的結果,但是行政院也在公聽會上找一些”假”專家學者,行禮如儀地宣示未來如果大陸市場會有多美好的大餅,完全沒有談及受害產業與中小企業怎麼辦……雞同鴨講,令人無奈至極!

去年六月底服貿問題爆發至今,行政院經濟部或經建會沒有人來找我談,或試圖了解出版業或網路通路的狀況。更進一步,雖然出版業主管機關上下都對泛出版產業將受嚴重衝擊而反對服貿(關於印刷與出版通路的部分),但是他們說經濟部根本不聽、馬總統根本不會改變。


第四個關鍵是馬總統與國民黨的獨裁本質一定要改變!


更令人遺憾的是,國民黨內也完全沒有真正反對質疑的力量,黨主席掌握近乎黨內獨裁的權力,用團結的藉口,處處拿出黨紀處分來威脅黨內同志聽從,讓人民選出來的國民黨立委噤若寒蟬,這與對岸的共產黨有何不同?台灣號稱民主已經二十多年,如果某些政黨體質是獨裁專權,那麼台灣怎麼可能真正民主?最近王金平的黨籍官司勝訴,更凸顯出國民黨獨裁決策的荒謬。這次學運後來號召民眾包圍到各地國民黨部靜坐,試圖引發國民黨公職官員的積極回應,這也是要凸顯出國民黨已經退步成獨裁性執政黨的無奈!

不知道有誰(在野黨嗎)能夠去找大法官釋憲,要求未來任何政黨(民進黨也一樣)都不可以對民選的代議士(包括不分區立委)執行黨紀處分,這樣才能落實代議士為民喉舌的真正民主。


第五個關鍵是目前立法院的逐條審議也沒有用!退回重新來才是正確作法!


如果馬英九沒有真心為國家人民著想,只是擔心大陸官方態度與是否駕馭得了國民黨立委,他還是有很大的機會全數過關。為什麼立法院裡的學生主張要退回重來,是因為過去服貿談判的程序完全錯誤,沒有納入各個產業的專業意見,現在要把這麼複雜的產業問題拿給立法委員來審,除非每個立委都是一夜專家,否則怎麼可能短時間內會審出美好的服貿條文。換個說法,馬英九與江宜樺不問產業細節,草率與對岸簽了一個所謂服貿協議,然後就高分貝高壓力地丟給立法院要求快速通過,為了成就他以為的歷史定位,沒有通過就是立法院效率不彰,現在發生學運就是王金平領導無方,這真的是倒果為因!從這個觀點,我完全贊成學生的主張,退回行政院重啟談判!換個比喻,一開始就不是依照消費者需要而草率設計的劣質品,現在強力要求通路開賣,而且必須賣得好,也不准其他可能更好的產品上架銷售,這樣的廠商太強勢了吧?正確的做法,當然是退回給廠商(行政院),請他們確實了解消費者的需求,重新設計,製造到完美才到通路(立法院)來給民眾(民意)評斷看看,怎可製造假民意(要脅國民黨立委)一定要說好?!愚蠢至極,完全不會以客為尊來做生意!



第六個關鍵是國家安全與民眾安全必須優先!


服貿的問題不僅僅是一些產業的大企業西進商機、其他產業及中小企業的生存危機,也是國家安全問題(例如泛出版產業被思想控制與第二類電信產業資訊保密問題),這讓更多民眾擔憂。如果沒有國家安全,被”人控制中”來賺錢又有何意義?企業與個人安全也是令人擔憂。若服貿通過,讀冊生活或博客來被對方以文化箝制的立場發動網路攻擊,我們該怎麼辦?我們的政府有沒有能力保護我們?


第七個關鍵是
服貿爭議讓台灣有機會拋開藍綠包袱,真正討論議題優劣是非!


如果國民黨還想便宜行事,試圖把服貿爭議轉化成藍綠爭議,那真是太低估學生與民眾的智慧。大塊文化的郝明義先生原本是正藍,就因服貿的荒謬不分而辭去總統府資政的身分,大力鼓吹民眾要認清楚現在這個服貿的危險,其他很多深藍的知識份子也是一樣。

如果有機會調查在立法院場內場外的學生與民眾,原本家裡的背景是藍還是綠,我猜測應該人數很接近!也就是說,我們的下一代已經融為一體,請媒體與政治人物不要動輒就亂套藍綠,未來台灣應該只有議題是非,而沒有藍綠包袱!

台灣過去因為陳水扁而藍綠分裂,現在因為馬英九而藍綠結合。



第八個關鍵是良善完整的法律才是真正民主的基礎!


果然如大家所料,馬總統今天在中外記者會上又再提法治是民主的基礎,儼然他就是正義化身,反對學生佔據立法院就是不對等等。他真是書呆子,難道還不知道怎麼真誠回應學生與民眾的訴求,到現在還是冥頑不改,怪不得以前他曾講過「惡法亦法」這種高高在上威權思想的話。如果照他的邏輯講下去,那麼一百多年前革命黨人試圖推翻滿清的”法治”也當然不對,中華民國甚至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應該存在。

更何況,黃世銘洩密案的對象不正是馬英九與江宜樺嗎?!馬總統應該已經具備犯罪事實,所以馬江政府繼續執政的法律正當性當然已經被全國人民質疑。馬英九怎麼能夠堂而皇之去指責別人違法?汗顏呀!

正確地說,如果大多數人都覺得現行或是將要制定的法律是不合道理不符人情卻影響至極,而當權者卻死抱法統宣稱他才是合法,理當被人民唾棄!至於還有人談到立法院的公產毀損誰要負責賠償,這種見樹不見林枝微末節令人啼笑皆非,實在不要浪費時間回應。



第九個關鍵是服貿爭議的整個過程對大陸政府與民間應該有正向影響!


大陸前總理溫家寶曾經表達過,大陸應該進行政治改革也就是民主改革。如果我們把他的話當真來看,這次事件對大陸民主發展應該正面的啟示!

首先反對服貿的本質並不是討厭大陸,而是明瞭大陸獨裁政府的現況而不得不加以防範。其次,反對服貿的緣由是台灣的當權者一味地想由上而下式地統治,卻不自知他自己的能力太有限,而被民眾由下而上地反對抗爭!大陸若要發展真正的民主,就要開始逐步放棄全部都是由上而下威權指示的習慣,開始逐步學習一點一滴由下而上民主磨合的程序。台灣民主二十多年不過如此,大陸人民一邊見習台灣的民主發展,但也需知民主並非一蹴可幾,但願他們也抱著相同的善念看待台灣的服貿爭議!


第十個關鍵是民眾最在意的是領導者的真心!


這事很主觀也很客觀,很抽象卻也很具體:請問你覺得這些學生與民眾真正愛台灣嗎?請問你覺得馬英九愛台灣嗎?還是愛自己更多?這個答案大概已經把事情定出高下了……

不過很奇怪的是,我總覺得大陸的習近平總書記雖然繼承了專制體制的法統,但是他的真心好像比馬英九強多了。也許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不知不覺談了十個關鍵,再去對照立法院學生的訴求,”退回服貿” 以及 “制定兩岸關係的監督條例”,就變得非常合理,應該會是目前大多數人民的共識;當然,也會有許多人想進一步要求馬江提前下台,但是如何改變現狀僵局,也應該需要好方法,讓我們好好想看看。

身為父母,看到年輕一輩的學子走出教室,為台灣與自己的未來挺身而出、顯現熱情,身在同一條船上,我謝謝你們,我們正在做對的事!
 
 

 

http://www.taaze.tw/static_act/201403/terry2/index.htm

2014-03-10 高三下第一次模考Q9:立法院修正「地方制度法」賦予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實施自治之法源 ...

高三下公民
立法院修正「地方制度法」賦予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實施自治之法源依據及權限 2014-01-14 發言人室

立法院於今(14)日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修正重點包括增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實施自治的法源及其配套規定、劃一地方自治規則的備查程序,以及明確規範地方民選行政首長連選得連任1屆等規定。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非常感謝立法院朝野政黨對地方制度法修法的支持,除了進一步保障原住民族參政權之外,也使得地方制度法制更為健全完善。

內政部表示,99年12月25日縣市改制直轄市後,原屬山地鄉的臺北縣烏來鄉、臺中縣和平鄉、高雄縣茂林鄉、桃源鄉及那瑪夏鄉改制為區,依法不再實施自治。為落實保障原住民族政治參與的精神,並積極回應原住民社會意見,內政部經多次會商相關部會及各直轄市政府,提出地方制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讓上述5個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及將於今(103)年12月25日隨桃園縣改制直轄市而改制為區的復興鄉,具有實施自治的法源依據,以辦理其區長及區民代表選舉,並享有相關地方自治權限。

另外,鑑於現行地方制度法對於地方民選行政首長連選得連任1次之規定,與實務上選舉是以「屆」作為區別有所不同,為了避免法律在適用時可能產生疑義,本次立法院也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第55條至第57條,明確規定地方民選行政首長每屆任期4年,連選得連任1屆。

最後內政部表示,雖然本次地方制度法修正條文已賦予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實施自治的法源依據,但如果要配合今年底7合1的選舉時程,同時辦理山地原住民區區長及區民代表選舉,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及政治獻金法修正草案仍應儘速完成修法,使直轄市選舉委員會辦理山地原住民區區長及區民代表選舉及擬參選人收受政治獻金有其法源依據。上開2法的修正草案行政院已於去(102)年12月19日送請立法院審議,仍請立法委員支持該2法修正草案儘速完成三讀,使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自治的配套法案更為完善。

http://www.moi.gov.tw/dca/01news_001.aspx?sn=8051


2014-03-02 L1: 韓媒踢爆:全智賢姓「王」 是華人

高一下公民

以「我的野蠻女友」電影紅遍亞洲的韓國女星全智賢,被韓國網路媒體踢爆,她其實不是一個韓國人,而是一名華僑。報導指稱,全智賢的本名姓王,她的爸爸是華僑,媽媽也用華人的姓,不過經紀公司經過慎重調查後,仍然對外否認,並且表示,將對不實報導,採取法律行動。

憑著野蠻女友中潑辣可愛的人物,韓國女星全智賢成為一線女星,也走紅亞洲各地,根據韓國「朝鮮日報」,引述網路媒體的報導,指稱全智賢的父親不是韓國人,而是華裔,如果消息屬實,全智賢當然也是華人。韓國藝人全智賢:「很高興,你們大家。」

為了拉攏和台灣粉絲的距離,全智賢用不輪轉的國語,和大家問候,曾經數度訪問台灣,也愛上台灣美食。記者:「好吃嗎?全智賢。」全智賢:「好吃,謝謝。」

其實全智賢,已不是第一次傳出是華僑的傳聞,這是由於全智賢,本名姓王,母親也是漢人的姓。全智賢所屬的經紀公司,表示已經查證過,並鄭重否認這個傳聞,必要時他們考慮採取法律行動。

全智賢出道後,一直被懷疑到底是不是華僑,她本人屢次否認,漢字本來就是古代朝鮮的官方文字,韓國人有華人的姓氏並不奇怪。

不過韓國民族意識強烈,可是非常在意血統,但對台灣的粉絲來說,全智賢若是華僑,多了份親切感,不過對韓國人來講,如果她是華人,卻有可能影響她在影劇圈的發展。

http://news.tvbs.com.tw/entry/127611

2014-02-28 男女不同酬 女薪資少男16%

時事

男女不同酬 女薪資少男16%

勞動部依據主計總處所做的「受僱員工薪資調查」,估算出兩性薪資差異。2013年女性薪資較男性少16%,換算下來,女性要多工作59天,總薪資才與男性相同,因此將今年同酬日訂為2月28日,比上年縮短2天。勞動部表示,歷年來我國兩性平均薪資差距相較美、日、韓等國小,且沒有擴大情況。

兩性平均薪資可能因為工作性質、年資、學經歷、工作績效等因素影響而有所差異。根據主計總處2013年的「受僱員工薪資調查」顯示,去年我國女性平均薪資較男性少16%左右,等於女性要再多工作59天,整年總薪資才會與男性相同,因此今年「同酬日」訂為2月28日。

勞動部統計處處長劉天賜說:『(原音)102年我國女性平均薪資較男性少16.1%;換言之,女性需比男性再工作59天,整年總薪資才相同,因此103年「同酬日」為2月28日,比去年再進步2天。』

勞動部表示,近10年我國兩性平均薪資差距從20.1%下降到16.1%,女性要追平男性薪資而增加的工作天數也從74天減為59天,顯示兩性薪資差異已拉近,女性在職場上扮演的角色也逐年受到重視。

勞動部並指出,歷年來我國兩性平均薪資差距相較於美、日、韓等國都比較小,美國去年差距是17.9%、日本33.9%、韓國2012年則差距31.0%。

http://tw.news.yahoo.com/男女不同酬-女薪資少男16-073200502.html

2014-02-27 歷史PPT

2014-02-27 歷史PPT

2014-02-19 L8 創新兩岸國家論述自王張會始

高一下公民
創新兩岸國家論述自王張會始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明日率團訪問中國大陸。此行最重大的意義,在於王郁琦公開宣示將以政府正式職銜往訪,而對方亦給予互稱官銜的承諾,這是兩岸首次進行「政府首長對政府首長」的拜會訪問。

當然,不能過度放大此會的效應。畢竟,在眼前看來,這只是特例,尚不能發展為兩岸官員一律互稱官銜的通案。但是,王張各為主管兩岸政務的政府首長;往上推,陸委會屬行政院,國台辦屬國務院;再往上推,行政院屬中華民國,國務院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誠然,現在並無往上推的可能性,但王張既能脫掉了白手套,互稱官銜,可謂已經跨出了「創新兩岸政府論述/國家論述」的第一步。

跨出這第一步,北京顯得戒慎恐懼。於是,王主委行前,傳出北京方面有「三個不能說」的禁忌。一、不能談政治議題;二、不能提中華民國;三、不能提人權、民主、法治和總統。也就是說,此會的上限天花板是「互稱王主委與張主任」,而天花板以上的「總統」及「中華民國」,仍屬此會的禁區。但是,既然承認了「陸委會主任委員王郁琦」,若是沒有中華民國,沒有總統府,沒有行政院,哪來的陸委會主委王郁琦?

可見,此會「互稱王主委與張主任」,已是跨出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步;但若欲由此推進至直稱「中華民國」或「總統」,卻尚無可能。然而,雖是如此,我們並不建議在時機尚未成熟之時作「得寸進尺」的奢求,但我們亦至盼雙方皆能珍惜「互稱王主委與張主任」的「一寸之得」,畢竟,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此次王張會的議程上,有兩岸互設辦事處等項目;但這些議題,即使沒有王張會,也能進行無礙。因而,此會最重大的亮點即在,「王郁琦主委」親訪大陸,而能受到「張志軍主任」的接待,由此呈現了「政府首長對政府首長」的形式。當然,在「王張互稱官銜」的形式表現下,仍有極多不能說或說不清的理則有待釐清,且一時並不能向旁側推及雙方政府其他首長,亦不能向上推及總統或國家主席;但我們希望,在好不容易跨出這意義重大的第一步之後,雙方能共同努力由此啟動「創新兩岸政府論述及國家論述」的槓桿。

兩岸現在的政治默契是「一中框架」或「一中架構」。北京「一中框架」的潛台詞是「一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馬政府的對策即是「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這樣的架構可稱作「一中各表」,但也因此不能「互稱官銜」,因為那可能形成另一種「兩國論」。若要解決「兩個中國」的難題與疑慮,唯一的方案,就是兩岸共同接受一個「大屋頂中國」,也就是一個「主權相互含蘊並共同合成」的「上位概念」的「大一中架構」,並接受「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部分的中國」,如此即無「兩國論」的疑慮,兩岸官員就有了「互稱官銜」的法理基礎。

其實,若欲為王張會「互稱官銜」的進展找到法理基礎,唯一的解釋即在「大屋頂中國」;因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均在「大屋頂中國」之下及之內,所以王主委和張主任互稱官銜也就不是出自兩國論,而亦是在「大一中架構」之下及之內。

因此可知,「大屋頂中國」是一個真實的存在;正如王郁琦主委與張志軍主任皆是真實的存在。政治力或許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否認事實於一時,但終究也有「王主委與張主任互稱官銜」的一天;因為,政治力可以否認事實,但未必能消滅事實。如果兩岸的未來不是以「你吃掉我,我吃掉你」的強制及壓迫手段來解決,「大屋頂中國」即應是唯一的方案。據此以論,「王張互稱官銜」即不妨視為對「大屋頂中國」的初步試探;慎步前行,萬勿退卻。

希望兩岸能珍惜王張會上互稱官銜的重大成就,並以「共創兩岸政府新論述及國家新論述」的高度視之。如此,王張會能,馬習會亦焉有不能?

【2014/02/10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創新兩岸國家論述自王張會始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474608.shtml#ixzz2tm0WUquI
Power By udn.com

2014-02-19 L1:分組報告--獨立建國議題

高一下公民 高一各班分組報告,注意事項:
1.分組報告以PPT呈現,各組5-10分鐘+主題與成員+分工表
2.地理位置
3.為何獨立建國
4.過程
5.結果

2014-02-19 公民新聞最前線20131217-選修上冊第七課現代刑法新趨勢.doc

2014-02-19 公民新聞最前線20140108-第一冊第六課媒體識讀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