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Title:南科實中南科實中

2011-11-04 身心輔導資源網絡

2011-11-02 青少年保健門診及青少年健康服務

校外資源

青少年保健門診及青少年健康服務

機構

網址或地址

電話

行政院衛生署宜蘭醫院

http://www.ilan.tpg.gov.tw/

宜蘭縣宜蘭市新民路152

03-9325-192

#3281

台北縣立醫院

http://www.tpch.gov.tw/t1/pub/News.asp

台北縣板橋市英士路198

(02)2254-2454

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

http://www.cthyh.org.tw/

台北縣永和市中興路80

(02)2928-6060

#154 #257

敏盛綜合醫院

http://www.e-ms.com.tw/gin_kwo/intro_new1.html

桃園市經國路168

03-317-9599

#8255

埔里榮民醫院

http://www.pulivh.gov.tw/

南投縣埔里鎮榮光路1

(049)-299-0833

#6111

竹山秀傳醫院

http://www.csshow.org.tw/

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275

(049)262-4266

#1029

財團法人天主教若瑟醫院

http://www.stjoho.org.tw/

雲林縣虎尾鎮新生路74

(05)633-7333

#2275

財團法人奇美醫院

http://www.chimei.org.tw/

台南縣永康市中華路901

(06)281-2811

#52911

財團法人義大醫院

http://www.edah.org.tw/index.asp?set=551

高雄縣燕巢鄉義大路1

(07)615-0011

#2982

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院

http://www.mch.org.tw/

花蓮市民權路44

03-824-1238

澄清綜合醫院平等院區

http://www.ccgh.com.tw/pt/index_pt.htm

台中市平等街139

(04)2463-2000

#6391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http://www.kmhk.kmu.edu.tw/cindex.asp

高雄市小港區山明路482

(07)8036-783

#3205

青少年生育保健

機構

網址或地址

電話

陳文龍婦產科診所

台北縣板橋市東門街9

02-29687727

02-29665009

亞東紀念醫院

青少年健康中心

http://depart.femh.org.tw/family/teen/main.html

台北縣板橋市南雅南路二段19

02-77380025

89667000#4951

陳建銘婦產科診所

新竹市武陵路21858

03-5337789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http://www.csh.org.tw/

台中市建國北路一段110

04-24739595#34956

童綜合醫院

http://www.sltung.com.tw/index.php

台中縣梧棲鎮中棲路一段699

04-26581919#4844

台東基督教醫院

http://www.tch.org.tw/tch/

台東市開封街350

089-960888#1238

2011-11-02 精神醫療資源網絡

校外資源

精神醫療資源網絡

機構

網址或地址

電話

基隆長庚醫院精神科

http://www.cgmh.org.tw/intr/intr3/c2360/psy_index.html
204基隆市安樂區麥金路222

(02)-24313131

分機3150(行政)
分機2265(病房)

八里療養院

http://www.bali.doh.gov.tw/releaseRedirect.do?pageID=95
24936
台北縣八里鄉華富山33

(02) 2610-1660

國軍北投醫院

http://818h.mnd.gov.tw/
門診處:112 台北市北投區中和街250112
院本部: 112 台北市北投區新民路60

門診:(02)2893-5869
院本部:(02)2895-9808

台北榮總醫院精神部

http://www.vghtpe.gov.tw/~psy/index.html
112 台北市石牌路二段201

總機02-28712121

台大醫院精神部

http://med.mc.ntu.edu.tw/~psychi/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

http://www.mmh.org.tw/taitam/psych/psych05.asp
台北院區:台北市中山區 10449 中山北路二段92

台北院區電話:(02)2543-3535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松德院區

http://www.tpech.gov.tw/channel.aspx?ChaId=A179(松德院區)
台北市信義區松德路309

02-27263141 

行政院衛生署台北醫院精神科

http://www.ptph.gov.tw/dep/dep13/dep13.html

0222765566

台北縣心理衛生中心

台北縣板橋市英士路192

(02)22577155

桃園療養院

http://www.typc.doh.gov.tw/index.html
33058 桃園縣桃園市龍壽街71

(03)3698553 or 2622277 

行政院衛生署豐原醫院身心科

http://www.fyh.doh.gov.tw/index.php
42055台中縣豐原市安康路100

04-25271180  

行政院衛生署臺中醫院精神科

http://www.taic.doh.gov.tw

台中市403西區三民路一段199

(04)22294411  

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科

http://www.vghtc.gov.tw/
40705 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港路三段160

04-23592525  

沙鹿童綜合醫院精神科

http://www.sltung.com.tw
台中縣沙鹿鎮成功西路8

04-26626161

行政院衛生署草屯療養院

http://www.ttpc.doh.gov.tw/index.php
54249南投縣草屯鎮玉屏路161

(049)2550800  

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

http://www.cch.org.tw

彰化市南校街135

04-7238595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精神科

http://scmh.org.tw/psycho/
彰化市中山路一段五四二號

(04)725-6166

嘉義基督教醫院精神科

http://www.cych.org.tw/cych/

嘉義市忠孝路539

總機: 05-2765041
預約專線:05-2764994

行政院衛生署嘉南療養院

http://www.cnpc.gov.tw/

71742 台南縣仁德鄉中山路87080

(06) 2795019

行政院衛生署新營醫院精神科

http://www.syh.doh.gov.tw/

73042台南縣新營市信義街73

(06) 6351131~8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學院精神科

http://www.kmuh.org.tw/index_new.asp
807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附設醫院

總機電話:07-3121101 語音掛號專線:07-3208181 

高雄靜和醫院

http://www.jing-ho.com.tw/
高雄市新興區民族二路178

07-2229612

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

http://www.cgmh.com.tw/introdu/intr_0406.htm
地址:高雄縣鳥松鄉大埤路 123 

07 - 7317123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

http://www.kcg.gov.tw/~ksph/

高雄市苓雅區80276凱旋二路130

(07)751-3171

財團法人 台灣省私立高雄仁愛之家附設 慈惠醫院

http://thmh.khja.org.tw/

高雄縣大寮鄉鳳屏一路509

(07)7030315

行政院衛生署屏東醫院精神科

http://www.pntn.doh.gov.tw/
90054 院址:屏東縣屏東市自由路270

08-7363011~5共五線

羅東博愛醫院精神科

http://www.pohai.org.tw/
宜蘭縣羅東鎮南昌街83

03-9543131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

http://www.tzuchi.com.tw/

2011-11-02 線上興趣測驗

心理測驗

     

注意:此份測驗為興趣測驗,興趣不代表能力,測驗結果代表的是每個人各種興趣類別之程度表現,以增進個人對自我興趣的了解。


一、填答步驟

0.     點選以下網址進行作答 (請不要直接點選,於網址上按右鍵的在新視窗開啟,跳出新網頁再進行作答,以一併觀看說明)     http://php.ejob.gov.tw/interest/

1.     仔細閱讀指導語。

2.     輸入基本資料。

3.     作答前務必看過『注意』跟『作答方式』,再點選『送出』。

4.     總共168題,依題目跟圖片所示進行選填。

5.     全部填達完畢,點選下面網頁所示『觀看結果』。


二、測驗結果和說明

1.   最上面的圖表為受試者各項目的分數側面圖。分數各會有一段長度,是因為將原始分數加減2分,以此段距離預測您的真正分數會比較準確一點。

2.  中間為分數排名,為受試者各項分數的排序,從最有興趣到最沒興趣。另外,點選各項的項目即可觀看此類型的說明,例如:最高分(最有興趣的)工業生產類即可點選以觀看此項目解釋,鼓勵同學詳細閱讀。

3. 我們除了可以將受試者的興趣分數作自我比較,暸解受試者在哪一個職業興趣範圍中有較高的興趣以外,也可以把受試者的興趣分數拿來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團體作比較。這種代表性的人所做的測驗結果,在測驗學上叫作『常模』。進一步說明,舉一個例子會比較清楚,例如:點選全體人員受試,點了之後會出現圖表,代表的是你的測驗結果跟『全體代表性受試者』之比較,包括有T分數、百分等級等等;依此類推,如果你想觀看與全體代表性男性受試者比較,就點選全體男性受試…等等。


三、參考資料

1.     雲嘉南區就業服務中心全球資訊網。http://tnesa.evta.gov.tw/ 

2.     我喜歡做的事-職業興趣量表指導手冊(主試版)。出版單位:中華民國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委託中國測驗學會修訂。

 以上測驗內容及說明,如有任何問題或疑問,都歡迎Emaiguidance@ms.nnkieh.tnc.edu.tw或到輔導室討論和建議喔,謝謝!

2011-11-02 親子成長

2011-11-02 生涯輔導資源網絡

2011-11-02 資源網站

2011-11-02 提 前 起 跑!

生涯發展

提 前 起 跑!

摘自「御風而上」--嚴長壽 著


要知道你的競爭對象,已經不只是你台大的同學或政大的同學,而是包括北大的、美國的,甚至印度的各個大學的學生。現在的年輕人必須用新的觀念與態度面對挑戰。

面對世界這些無法掌控的變化、急劇的競爭,甚至你連對手在哪裡都不知道,我們該怎麼呢? 


首先我們要認清這是一個無國界的競爭環境。許多年輕人都要到大學畢業前夕,才開始擔心自己的就業問題。但是要知道你的競爭對象,已經不只是你台大的同學或政大的同學,而是包括北大的、美國的,甚至印度、東南亞的各個大學的學生。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你必須知道你要怎樣在現有的環境下比你的同學更走快一步,因此,從你進入大學的那一刻,就必須要開始準備,每一個暑假、每一個寒假,你都必須要有計畫的去掌握每一個學習的機會。 

現在許多的年輕人在面對職場的時候,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工作,哪個工作輕鬆、哪個工作好玩、哪個公司的福利最好、上班時間最短……於是「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就成了年輕人都可以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可是從來很少人學會站在雇主的角度來看求職者。假設你是雇主,在這麼一個競爭的環境裡,你希望找到的是什麼樣的職員?這一思索,你會發現那些雇主要求的卻是錢少、事多,且能任勞任怨、抵抗壓力的人;而且進一步,他還希望你要有專業的基礎經驗,以及個人應對的能力。……你這才知道,原來雙方的期待居然如此不同。 


我曾經提過,一個好的職場工作者必須具備下列四個條件:第一,他要懂得「人事管理」;第二,要懂得「財務管理」;第三,要懂得「行銷策略」;第四,懂得他要做的專業領域知識。 

就以我兒子的例子來說,每年寒、暑假我都希望他可以在不同的公司磨練。在進大學之前的那個暑假,我安排他到一家人力資源公司打工,擔任工讀生的工作。當主管在做面談的時候,他就負責在一旁做紀錄,另外還要按著應徵者的履歷表,打電話到他的前幾個公司去詢問調查,了解應徵者在前幾個工作上的表現,在這些對談之中,他很快的了解,原來一個新員工是經過雇主這樣嚴格的挑選與考驗。 

到了升大二的暑假,他申請到一家投顧公司實習打工。因為公司的特質,他需要陪上司去考察其他許多公司的財務狀況,以決定是否值得投資。雖是打工,但他卻可以看到這些專業的財務專家如何客觀又嚴厲的去分析不同產業、不同公司的財務狀況,以及他們的將來性、競爭力,及發展潛力。 

升大三時,他又去了一家市場行銷公司,這一次學習重點是市場與行銷,了解別人是如何分析市場、做行銷的策略;這樣三年下來,從人的管理、財務的管理,到市場行銷他都略知一、二了。今年的暑假過後,他將升上大四,我相信他已經漸漸找到自己有興趣的行業,並且定下了初步發展的目標。他應該要利用暑假期間,先一步的跨入那個行業,讓自己利用打工實習的機會預做暖身。 

做為他的父親、他的顧問、他的輔導者,我很高興看到他的暑假都沒有浪費,每一年都有一個學習的目標。當然,即使是這樣的安排,我的兒子也不見得一定有過人的表現,但我知道有一點---當他與許多同年紀的、輕易在暑假中玩掉兩個月的同學相比,他已經閱歷了將要走入社會的基本條件,而這些看似短期的打工,也為他在社會新鮮人外創造了一點資歷。 

這就是掌握學習的機會,不要將你的起跑線放在畢業以後,而要在一進入大學就做賽跑的暖身,當槍聲鳴起,你不一定先馳得點,但卻最能如魚得水。 


義工是最好的學習機會

那麼,你一定會問:我又沒有職場的工作經驗,要如何培養專業的技能,以及與人應對的能力呢? 

的確,對一個沒有就業經驗的年輕人來說,這實在是個強人所難的問題,但是假如你暫時無法進入正規的職場學習,不表示你在其他環境就無法學習。譬如說,現在一到暑假許多同學都流行打工,那麼與其找一個與學習無關的工作,你何不選擇對你實際將來計畫就業工作相關實習的機會? 

因為專業的要求、時間的限制,一個在學的學生如果想要去任何一家大企業工作可能並不容易,但是如果你願意放棄薪水、做一名義工,相信很多企業都會接受的。如果你學的是美工,你可以去雲門舞集幫忙畫海報;你想磨練口才,可以去選舉的競爭總部幫忙;你對刑事訴訟有興趣,就到律師事務所,甚至法院去做義工……表面上看來,你可能很傻,花了許多時間卻沒有報償,可是只要換一個角度,你卻賺得許多用錢也買不到的經驗。 

不要害怕、不要抗拒那些屬於「義務性」的工作。 

義工工作有時能增加你專業的技巧,也能加強你與人溝通的能力,更可能增加你個人的視野,它更能讓人認識到你是一個有愛心、有熱忱的年輕人,這不正是所有老闆追求的夥伴嗎? 

在這個快速轉變的社會,你想要跑在別人前面,就一定要先一步起跑。

2011-11-02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生涯發展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清華電機 彭明輝老師

水平線水平線

許多同學應該都還記得聯考前夕的焦慮: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幾個志願,甚至於一生的命運從此改觀!到了大四,這種焦慮可能更強烈而複雜:到底要先當兵、就業、還是先考研究所?我就經常碰到學生充滿焦慮的問我這些問題。可是,這些焦慮實在是莫須有的!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倖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如果我們看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以聯考為例:一向不被看好好的甲不小心猜對十分,而進了建國中學;一向穩上建國的乙不小心丟了二十分,而到附中。放榜日一家人志得意滿,另一家人愁雲慘霧,好像甲、乙兩人命運從此篤定。可是,聯考真的意謂著什麼?建國中學最後錄取的那一百人,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嗎?僥倖考上的人畢竟只是僥倖考上,一時失閃的人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前功盡棄。

一個人在聯考前所累積的實力,絕不會因為放榜時的排名而有所增減。因為,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累積的過程!所以,三年後乙順利的考上台大,而甲卻跑到成大去。這時回首高中聯考放榜的時刻,甲有什麼好得意?而乙又有什麼好傷心?同樣的,今天念清大動機的人當年聯考分數都比今天念成大機械的高,可是誰有把握考研究所時一定比成大機械的人考的好?仔細比較甲與乙的際遇,再重新想想這句話:"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不會因為一時的際遇而終止增或減"。聯考排名只是個表象,有何可喜、可憂、可懼?


我常和大學部同學談生涯規劃,問他們三十歲以後希望在社會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可是,到現在沒有人真的能回答我這個問題,他們能想到的只有下一步到底是當兵還是研究所。聯考制度已經把我們對生命的延續感徹底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際遇",更可悲的甚至只活在放榜的那個(光榮或悲哀的)時刻!但是,容許我不厭其煩的再重複一次:生命的真相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這是偶發的際遇無法剝奪的),而不是一時順逆的際遇。如果我們能看清處這個事實,生命的過程就真是"功不唐捐",沒什麼好貪求,也沒什麼好焦慮的了!剩下來,我們所需要做的無非只是想清楚自己要從人生獲得什麼,然後安安穩穩,勤勤懇懇的去累積就是了。


我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從一進大學就決定不再念研究所,所以,大學四年的時間多半在念人文科學的東西。畢業後工作了幾年,才決定要念研究所。碩士畢業後,立下決心:從此不再為文憑而唸書。誰知道,世事難料,當了五年講師後,我又被時勢所迫,整裝出國念博士。出國時,一位大學同學笑我:全班最晚念博士的都要回國了,你現在才要出去?兩年後我從劍橋回來,覺得人生際遇無常,莫此為甚:一個從大一就決定再也不鑽營學位的人,竟然連碩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屬於我們該得的,哪樣曾經少過?而人生中該得與不該得的究竟有多少,我們又何曾知曉?從此我對際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然。當講師期間,有些態度較極端的學生會當面表現出他們的不屑;從劍橋回來時,卻被學生當做不得了的事看待。這種表面上的大起大落,其實都是好事者之言,完全看不到事實的真相。

從表面上看來,兩年就拿到劍橋博士,這好像很了不起。但是,在這"兩年"之前我已經花整整一年,將研究主題有關的論文全部看完,並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時間做控制方面的研究,並且在國際著名的學術期刊中發表論文。而從碩士畢業到拿博士,期間七年的時間我從不停止過研究與自修。所以,這個博士其實是累積了七年的成果(或者,只算我花在控制學門的時間,也至少有五年),根本也沒什麼好驚訝的。常人不從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來看待生命因積蓄而有的成果,老愛在表面上以斷裂而孤立的事件誇大議論,因此每每在平淡無奇的事件上強做悲喜。可是對我來講,每當講師期間被學生瞧不起,以及劍橋剛回來時被同學誇大本事,都只是表象。事實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時點點滴滴的累積。拿碩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時刻裡這些成果累積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實的累積從不曾因這些事件而終止或加添。

常有學生滿懷憂慮的問我:"老師,我很想先當完兵,工作一兩年再考研究所,這樣好嗎?" "很好,這樣子有機會先用實務來印證學理,你念研究所時會比別人瞭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可是,我怕當完兵又工作後,會失去鬥志,因此考不上研究所。" "那你就先考研究所好了。" "可是,假如我先念研究所,我怕自己又會像念大學時一樣茫然,因此念的不甘不願的。" "那你還是先去工作好了!" "可是……。" 我完全可以體會到他們的焦慮,可是卻無法壓抑住對於這種話的感慨。其實,說穿了他所需要的就是兩年研究所加兩年工作,以便加深知識的深廣度和獲取實務經驗。先工作或先升學,表面上大相逕庭,其實骨子裡的差別根本可以忽略。在"朝三暮四"這個成語故事裡,主人原本餵養猴子的橡實是"早上四顆下午三顆",後來改為"朝三暮四,,猴子就不高興而堅持改回到"朝三暮四"。其實,先工作或先升學,期間差異就有如"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原不值得計較。但是,我們經常看不到這種生命過程中長遠而持續的累績,老愛將一時際遇中的小差別誇大到攸關生死的地步。

最諷刺的是:當我們面對兩個可能的方案,而焦慮的不知何所抉擇時,通常表示這兩個方案或者一樣好,或者一樣壞,因而實際上選擇哪個都一樣,唯一的差別只是先後之序而已。而且,愈是讓我們焦慮得厲害的,其實差別越小,愈不值得焦慮。反而真正有明顯的好壞差別時,我們輕易的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可是我們卻經常看不到長遠的將來,短視的盯著兩案短期內的得失:想選甲案,就捨不得乙案的好處;想選乙案,又捨不得甲案的好處。如果看得夠遠,人生常則八、九十,短則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什麼關係?甚至當完兵又工作後,再花一整年準備研究所,又有什麼了不起?

當然,有些人還是會憂慮說:"我當完兵又工作後,會不會因為家累或記憶力衰退而比較難考上研究所?"我只能這樣回答:一個人考不上研究所,只有兩個可能:或者他不夠聰明,或者他的確夠聰明。不夠聰明而考不上,那也沒什麼好抱怨的。假如你夠聰明,還考不上研究所,那只能說你的決心不夠強。假如你是決心不夠強,就表示你生命中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其重要程度並不下於碩士學位,而你捨不得丟下他。既然如此,考不上研究所也無須感到遺憾。不是嗎?"人生的路這麼多,為什麼要老斤斤計較著一個可能性?

我高中最要好的朋友,一生背運:高中考兩次,高一念兩次,大學又考兩次,甚至連機車駕照都考兩次。畢業後,他告訴自己:我沒有人脈,也沒有學歷,只能靠加倍的誠懇和努力。現在,他自己擁有一家公司,年收入數千萬。一個人在升學過程中不順利,而在事業上順利,這是常見的事。有才華的人,不會因為被名校拒絕而連帶失去他的才華,只不過要另外找適合他表現的場所而已。反過來,一個人在升學過程中太順利,也難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創業,而只能乖乖領薪水過活。福禍如何,誰能全面知曉?我們又有什麼好得意?又有什麼好憂慮?

人生的得與失,有時候怎麼也說不清楚,有時候卻再簡單不過了:我們得到平日累積的成果,而失去我們不曾努力累積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別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功不唐捐,最後該得到的不會少你一分,不該得到的也不會多你一分。

好像是前年的時候,我在往藝術中心的路上遇到一位高中同學。他在南加大當電機系的副教授,被清華電機聘回來給短期課程。從高中時代他就很用功,以第一志願上台大電機後,四年都拿書卷獎,相信他在專業上的研究也已卓然有成。回想高中入學時,我們兩個人的智力測驗成績分居全學年第一、第二名。可是從高一我就不曾放棄自己喜歡的文學、音樂、書法、藝術和哲學,而他卻始終不曾分心,因此兩個人在學術上的差距只會愈來愈遠。反過來說,這十幾二十年我在人文領域所獲得的滿足,恐怕已遠非他所能理解的了。

我太太問過我,如果我肯全心專注於一個研究領域,是不是至少會趕上這位同學的成就?我不這樣想,兩個不同性情的人,註定要走兩條不同的路。不該得的東西,我們註定是得不到的。隨隨便便拿兩個人來比,只看到他所得到的,卻看不到他所失去的,這有什麼意義?

從高中時代開始,我就不曾仔細計算外在的得失,只安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不喜歡鬼混,願意花精神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我不能放棄對人文精神的關懷,會持續一生去探討。事實單單純純的只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時生命中真實的累積,而不在乎別人能不能看到我的成果。有人問我,既然遲早要念博士,當年念完碩士就出國,今天是不是可以更早升教授?我從不這樣想。老是斤斤計較著幾年拿博士,幾年升等,這實在很無聊,完全未脫離學生時代"應屆考取"的稚氣心態!人生長的很,值得發展的東西又多,何必在乎那三、五年?

反過來說,有些學生覺得我"多才多藝",生活"多采多姿",好像很值得羨慕。可是,為了兼顧理工和人文的研究,我平時要比別人多花一倍心力。這卻又是大部分學生看不到,也不想學的。

有次清華電臺訪問我:"老師你如何面對你人生中的困境?"我當場愣在那裡,怎麼樣都想不出我這一生什麼時候有過困境!後來仔細回想,才發現:我不是沒有過困境,而是被常人當作"困境"的境遇,我都當作一時的際遇,不曾在意過而已。剛服完兵役時,長子已出生卻還找不到工作。我曾焦慮過,卻又覺得遲早會有工作,報酬也不至於低的離譜,就不曾太放在心上。念碩士期間,家計全靠太太的薪水,省吃儉用,但對我而言又算不上困境。一來,精神上我過的很充實,二來我知道這一切是為了讓自己有機會轉行去教書(做自己想做的事)。三十一歲才要出國,而同學正要回系上任教,我很緊張(不知道劍橋要求的有多嚴),卻不曾喪氣。因為,我知道自己過去一直很努力,也有很滿意的心得和成果,只不過別人看不到而已。

我沒有過困境,因為我從不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斷的和別人比高下,而只在乎自己內在真實的累積。我沒有過困境,因為我確實了解到: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有劇烈的起伏。同時我也相信: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加增。假如你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麼人生於你也會是寬廣而長遠,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困境",也沒有什麼好焦慮的了。

2011-11-02 如何輔導孩子經營國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