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0 L1: 我是誰
[我是誰 我是誰 我是誰]
除了向世界吶喊之外,認真追尋自我,也是非常搖滾的!
每個人都曾有那樣一個階段,想著知道自己到底是誰?來這個世上的使命是什麼?為什麼人間有那麼多挫折?有那麼多敵人?......無論最後有沒有答案,都是一段真誠的反思過程,也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Magic Power的抒情主打《我是誰 我是誰 我是誰》,在溫柔但清晰的節奏裡,男男雙主唱層疊著內心深處的疑問,像是與好朋友對答,也像是自問自答。從硬搖滾的嗓音,轉換到抒情的輕聲細語,廷廷和嘎嘎展現了他們雙主唱豐富的音頻變化,也代表了年輕時心理雖搖擺不定,但終將找到一條堅定的道路。
我是誰 你是否常常這樣問自己
我是誰 總是活在別人的期望裡
我是誰 是誰又擅自幫你定義了
你是誰 只有不是自己才安全
為什麼 你以為這個世界很美麗
為什麼 你愛這個世界勝過愛自己
為什麼 這個世界不給你平等待遇
為什麼 到底做錯了什麼
朋友都說你太 太 太奇怪
在背後把你當成笑 笑 笑話看
每一個動作都被瞎猜
他們說你是個不能容忍的存在
你想要的很 很 很簡單
不過就是最普通的 的 的平凡
誠實做自己有時候很難
但是請你勇敢的試一次看看
無論他們又說什麼 閒言閒語無法傷害我
世界上只有一個我 沒人能代替的我
無論他們又做什麼 小動作無法打敗我
我知道自己是最美麗的
The most beautiful
會不會 上帝把你的靈魂放錯了身體
會不會 是故意整你不是不小心
會不會 你常常都覺得力不從心
會不會 堅持要做自己太危險
憑什麼 難道比較特別就是不對
憑什麼 先下了註解在認識之前
憑什麼 只不過想認真的活一遍
憑什麼 隨便就把人定罪
我是誰 這個問題困擾你多少天多少夜
我是誰 誰有資格決定你怎樣才是對
我是誰 我是誰我是誰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
認真做自己的 人最美麗
2012-06-07 L8: 珍奶征服德國 麥當勞2012.6.11開賣(在地全球化)
另類台灣之光、「珍珠奶茶」風行歐美!速食連鎖龍頭麥當勞宣佈,6月11日將在德國推出珍珠奶茶(Bubble Tea)。這也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消暑飲品,首度打進這家全球規模最大的速食連鎖餐廳。
麥當勞德國分公司發言人沃爾茨(Micha Wirtz)向媒體表示,全德國的800家McCafé分店,11日將領先各國推出新產品珍珠奶茶,至於其他國家的分店是否跟進,「目前還沒有決定」。
面對麥當勞來勢洶洶也推出珍奶,在德國的奶茶台商表示,想喝真正珍珠奶茶的人,還是會到專賣店來買,「麥當勞開賣,反而順便幫珍珠奶茶打知名度。」
反觀台灣,台灣麥當勞則表示,台灣是珍珠奶茶的發源地,市場競爭激烈,是否要在門市導入珍珠奶茶,內部還要再研究。(記者黃以敬、楊雅民)
http://tw.news.yahoo.com/%E7%8F%8D%E5%A5%B6%E5%BE%81%E6%9C%8D%E5%BE%B7%E5%9C%8B-%E9%BA%A5%E7%95%B6%E5%8B%9E6-11%E9%96%8B%E8%B3%A3-202312533.html
2012-03-24 L3: 消除歧視,「女性可以不一樣!」
婦女對於社會的貢獻是眾所共認,但卻一直未能得到與男性同等的對待,在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生活的參與上,經常被摒除在外,這就是歧視!歧視不一定是個別的直接歧視,更多的是來自於社會體制中結構性的排除。
台灣政府2007年在民間團體的推促下,簽訂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簡稱為CEDAW),又被稱為婦女權利憲章,顧名思義是將有關婦女的基本權利清單確定下來,讓女性不再因為身為女性,而使得本來應該享有的權利有所減損。儘管目前已經透過修法,逐步修改具有歧視性的條文與法律,然而,實際的社會情況,習俗成規當中卻仍有許多不平等的現況。
你為什麼要關心「性別平等」議題?
在傳統的習俗當中,認為女子嫁出去之後就是別人家的,因此除夕團圓圍爐不能有已嫁出的女兒參與。嫁出去的女兒要等到初二才能夠回娘家,如果在初一回去,還可能會引來家庭的不悅。儘管這樣的概念,已經在現代社會中慢慢的被破除,但是仍有許多情況還是如此。試想,血濃於水的親情,怎麼會因為婚姻關係而被割除?家庭的團聚是最基本的權利。這些針對女性的習俗於成規,實際上就是一種歧視。
在喪禮習俗中,也認為出嫁女兒如果死去,娘家的長輩不能過問治喪的事宜。若是女兒與夫家關係良好,看來不會有怎樣的問題,但是,如果婚姻關係破裂,或是家庭關係不和諧的情況,怎能夠不讓人憂心:夫家會不會認真看待治喪的儀式呢?疼愛女兒的父母,總希望在女兒的最後一程陪伴,也像是另一種形式的團聚,為何因為逝去的女兒已經出嫁,而連最基本的親情、團聚都必須要割捨?
照顧不應該是女性的專利!在家庭中,若是長輩生病,照顧的工作通常會落在單身、女性的手中,甚至,單身女性自己也會認為,其他的兄姊弟妹已經成家,有其自己的家庭責任要負擔,因此,理所當然的,照顧長輩的責任理應由還未結婚的自己一肩扛起。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過去了……「她」因為照顧的工作,失去了與社會的連結;「她」因為照顧的工作,耗去了她的青春。她也沒有收入,所以通常無力繳付保險,當然更沒有勞保或農保,自然也沒有勞退或是老農津貼。
最後,留下的,是一個社會失能、沒有社會保障、身心俱疲的自己,更有甚者,也可能因為受照顧者的離開,讓照顧者失去生命的目標,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類似上述的例子比比皆是。
關心「性別平等」議題幫助了誰?
即使已經有法律保障懷孕期間的工作,但是,女性仍然經常因為懷孕而被迫退出職場。懷孕之後隨之而來的照顧幼兒,通常還是在女性的手上,附帶的連家裡的長輩一起照顧。母親與媳婦是否標籤著她們必須無償的負擔照顧的責任?她們所承擔的遠遠多過於社會所給予的相應支持。
我們是否曾經想過,就因為她們分擔了社會的照顧需求,因此,家庭中的其他成員能夠從事其他的生產工作。也就因為她們承擔了大部分的照顧責任,從政府的角度看起來,社會上並沒有迫切的照顧需求。如果我們進一步追問照顧者的性別角色,家庭中的照顧者有70~85%都是女性,在南部地區甚至出現有八成八都是由女性擔任。
照顧議題本身就是一個性別議題。女性因為照顧的工作,而不能享有完整的社會參與。要去參加培訓課程、旅遊休閒,必須要擔心家中的長輩有沒有人可以接手照顧,或是小孩沒有地方可以托育?她還有沒有可能可以再次投入職場,或是藉由社會的照顧支持系統,讓她的工作選擇可以有不同的可能性。我們必須正視女性的處境,消除對她們的歧視,排除阻礙她們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機會。
如何參與、改善「性別歧視」?
我們可以從生活當中,發現不同性別的差異,看見不同性別的工作選擇有何差異,看見習俗及社會成規對於不同性別的影響。透過這樣的性別觀點的培養,看見歧視之所在,逐步的邁向性別平等。
本會持續兩年舉辦的性別達人的活動,目的就在讓一般的社會大眾,從生活的小細節當中,發現性別的差異。去年我們以問答闖關的方式進行,尋找性別達人。
在台灣還有什麼機構及單位在推動「性別平等」?
除了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之外,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女性學學會、婦女新知基金會、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會協會、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東吳大學人權學程及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台大婦女研究室、展翅協會、台灣女性影像學會、世界和平婦女會、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等團體都對於消除歧視,推動性別平權的策略運動有一定的關注。
http://www.wretch.cc/blog/twcharity/21884529
2012-03-24 L3:關懷同志人權
「同志人權」是什麼?
現今同志所講求的「人權」,並非爭取於法律以外的權利,而是落實憲法的基本人權概念,例如有自由遷徙與居住的權利、自由選擇伴侶與結婚的權利。不到兩個月前,加拿大總理發表聲明確認同性婚姻的有效性,重申同性可結婚的權利不可剝奪;聯合國於2011年6月在世界人權宣言中強調,應將同性戀者的基本權益列為評估各國人權現況的重要指標。
然回顧台灣,2011年有兩大事件嚴重地剝奪同志的基本人權:其一為性別平等教育欲納入國中小課綱受阻,即便教育部先前已經醞釀十年,卻因為反對同志的少數聲浪而停擺,剝奪了青少年的教育權。另一大事件,是彩虹天堂-中區同志健康文化中心因為社區管理委員會的積極阻撓,剝奪其居住權,造成該社福機構被迫搬遷,並掀起規模甚大的台中同志大遊行熱潮。
你為什麼要關心「同志人權」?
有些人看見同志的傑出,認為同志身分不會造成困境,反而會讓人更加努力向上。但當我們認真地檢視同志的青少年發展時期,會發現大多數的同志青少年在此時期都會有嚴重的認同混淆問題。依據台中基地(前彩虹天堂)2011年針對台中超過500位同志所做的調查,73%的同志在15歲以前就發現自己與他人不同;面對同學與家人,青少年同志通常缺乏傾訴對象,若同時人格特質(如:男生有陰柔氣質)不被認同,時常造成自傷事件,在2011年台灣同志大遊行後發生新北市鷺江國中楊同學墜樓事件即是如此。
我們時常談兒童與青少年是國家的「公共財」,認為保護兒少是政府應盡的責任,但當兒少的教育權可以因為少數人的反對而被剝奪時,我們不禁擔心,多元性別/傾向的兒少其實仍可能落入身心不健全的高危險中。依據諸多國際研究,多元性別/傾向的人口比例從2%到10%不等,按此估計台灣約有358萬15歲以下之兒少人口
中,至少有7萬名兒少是多元性別/傾向者,而台灣至少46萬人有此特質,人數與其需求不容小覷。
關心「同志人權」幫助了誰?
國際巨星-張惠妹(A-Mei)不只一次為同志人權發聲,除了擔任台灣同志遊行大使(此活動已經成為亞洲地區最大型的同志遊行),也數度在公開場合呼籲同性間的愛情應被自然看待,其舉動一再地帶動平和共處的氣氛。認識與關心同志、是為了弭平社會歧見,為求平和共處的社會情境,並創造出適合兒童、青少年適性發展的環境,這些都是我們可以為同志與同志友善環境所做的。
你該如何參與及關懷「同志人權」?
關心同志人權其實很簡單,你我可從平常生活中做起:
-如果你想多瞭解同志,你可以瀏覽同志相關資訊或與同志朋友交談
-如果你已是同志,請學習認同與接納自己的性傾向
-如果你不喜歡同志,請你避免凝視或咒罵同志
-如果你覺得同志很自然,請你看到同志的時候與他們微笑
-如果你很想關心同志,可以在他們同意的情況下給予支持的擁抱
-如果你想為同志平權,可以在他們被歧視的時候,站出來為他們說話
-如果你很想支持同志,可以在同志遊行上大聲為他們歡呼
-如果你很想投入服務,歡迎加入同志服務機構的志工行列
-如果你很認同台中基地的服務,歡迎你捐款給台灣露德協會
去年12月,台中同志遊行剛落幕,遊行聯盟的成員之一-彩虹天堂中區同志健康文化中心也正式邁入歷史,機構更名為「台中基地-同志健康文化中心」,在2012年3月初在新址以更大的空間服務多元性別/傾向朋友。
原來的彩虹天堂舊址,在露德協會同仁巧手布置下,亦已經轉型成為二手愛心商店「九號小舖」。我們希望這一個具有中區同志平權運動里程碑象徵的地方,可以持續被保存,因此,我們憑著一股衝勁與執著,以”二手愛”的概念為基礎,募集二手物品,除成為愛心交流平台,籌募服務所需基金外,更希望無形中融入認同多元性別與愛滋關懷議題,重新與社區對話,喚起社會大眾對於多元性別文化的關注與接納。
台灣還有誰也在關注「同志人權」?
A-Mei、蔡康永、大小S、江蕙、柯震東、楊乃文、梁靜茹、萬芳、張懸、楊佑寧、張孝全、江美琪、蕭亞軒、五月天都曾經大力為同志站台,表示支持同志爭取基本人權,而這些舉動也時常引起國內外朋友的彼此呼應,讓台灣邁向尊重多元,接納彼此的生存空間。
台灣每當各地舉辦的同志遊行中,我們可以看見各界,特別是大專院校都會由老師與學生共同組成支持同志的隊伍,從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平權行動的過程裡,我們相信台灣的未來將為友善,一起加入為同志社群維權倡議的行列吧!
http://www.wretch.cc/blog/twcharity/21886857
2012-01-29 L5:公民不服從
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指發現某一條或某部分法律、行政指令是不合理時,主動拒絕遵守政府或強權的若干法律、要求或命令,而不訴諸於暴力,這是非暴力抗議的一項主要策略。據說在最初的含義中,有憐憫的意味,包含了對不同意見的尊重。
美國哲學家,也是《湖濱散記》的作者梭羅發表了一篇文章︰
「論不服從的義務」(On the Duty of Disobedience)。
這篇文章,後來成為非暴力理論的經典之作。
該文主旨提倡依靠自己,並認為面對不公,不一定要訴諸暴力,可以採取不支持、甚至抵制的作法。這篇短文對此後從事公民不服從的人士,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文中,梭羅將拒絕納稅,作為對奴隸制度、美墨戰爭的一種抗議。
甘地師承梭羅的非暴力的公民不服從哲學,而後加以發揚加大;
馬丁路德金恩則深受甘地影響,形成他在一九六○年代,民權運動的基本理論基礎。
梭羅認為政府施用強力,強迫公民做違反他良心的事惰時,公民應有消極抵抗的權利。他說︰「你可以遵守法律,但是,你要更盡心的去遵守正義。」由此觀點推演下去,得出:
當良心與政府法律衝突時,寧可拋棄法律,遵守良心的指示,而不可昧著良心,屈服於不義的法律。「良心的位階」高於「法律的位階」,
即公民不服從的中心思想:『不合作運動』
團結一致,才能生效。
『不合作運動』可以有哪些執行的方式?
《抗稅》《罷工》《罷學》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092401579
不合作運動(英語:Non-cooperation movement)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非暴力反抗運動,由律師出身的印度國民大會黨領袖甘地。 一戰結束後(1918),英國對印度的統治轉趨嚴厲,反英運動變隨之興起, 要求獨立自治的呼聲高張。 律師出生的國民大會領袖甘地(1869~1948)呼籲以非暴力的不合作手段, 抵制英國的統治。他要求印度人不納稅、不入公立學校、不到法庭、不入公職、不購買英貨,並多次絕食。 甘地和平消極抵抗的方法,迫使英國政府不得不頒布新憲法, 讓印度逐漸發展自治體制。二戰結束後,印度遂獲得獨立, 但隨後發生伊斯蘭教徒和印度教徒之間的大仇殺。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8D%E5%90%88%E4%BD%9C%E9%81%8B%E5%8B%95
公民不服從表達的方法,大致可分為三種:
- 通過法定程序去進行上訴,通過法院、議會或政府部門去爭取權利和修改錯誤(合法)
- 行使法律上的公民權利,進行示威或遊行等等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合法)
- 違抗此不合理法律,並付出懲罰代價(如:坐牢),以喚起其他公民和輿論的關注和壓力(不合法)
以己身去違抗不合理法律的不合法處理方法,在西方被稱為「公民不服從權」。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5%AC%E6%B0%91%E4%B8%8D%E6%9C%8D%E5%BE%9E
前言
民主社會強調宗教信仰和思想的自由,主張最大限度的寬容,那麼對於一個社會的主導思想或合法通過的法律和政治制度,某些公民以非暴力方式進行的出於個人良知和理智判斷的反抗到底合不合理?
何謂公民不服從?
西方政治思想有一個源遠流長的的傳統稱做「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John Rawls在此問題上有經典的闡述。他強調,此理論只使用於一個接近正義的社會,即大多數情況而言是秩序良好,但其中確實對正義嚴重侵犯而構想出來。
公民不服從只產生於多少是正義的民主社會中,是對那些承認並接受這一憲法的合法性的公民而言。John Rawls將之定義為「公開的、非暴力的、出於良知而違反法律的政治行為,其目的是促成政府改變法律和政策。」
以下是幾個容易和「公民不服從」混淆的概念
公民不服從和「一般違法行為」之不同
其區別在於公民不服從的動機乃出於對道義的關注,一般犯罪行為則出於損人利己。
公民不服從和「良心拒絕」之不同
良心拒絕是指不服從法令或法律,該法律是只適用於當事人的,舉例而言:佛教徒因為宗教的因素所以拒絕服兵役,因此被判刑服獄,出獄後仍拒不當兵,再將之判刑服獄,一直輪迴下去。現在中華民國的作法是將這些特殊因素的人改服替代役,例如去教養院當義工等等。
「公民不服從」訴諸共同體的信念,是非個人的。他是一種政治行動,並且是公開的。例如和平主義者訴求反戰。
綜合以上兩個不同之處的觀念
然而如果有一群人在街上喊著他們的某訴求,並且以他們是因為「公民不服從」而不遵守法律,這時最大的問題是如果每個團體都這樣社會秩序該如何維持。這時就關係到「公民不服從」最核心的部分。「公民不服從」是必須涉及對基本價值的判斷,也就是如剝奪少數人的言論自由、選舉權、參政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壓制宗教團體、等等。因此並非人人只要喊著我有「公民不服從」的理由,就可以任意的違法。這次靜坐的訴求是言論自由,這顯然是憲法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
惡法亦法?惡法非法?
法治社會要求人們遵守法律,但如將此原則絕對化,有可能導致法律崇拜或法律萬能論,「惡法亦法」就變成可能。因此,假如公民出於良知判斷認為有關的法律是不合理的,他就有權從道義上提出抗議,直到最終得到糾正為止。而公民不服從是必須要溫和、非暴力,並且是道義呼籲的。
著名的例子
公民不服從在世界各地的例子並不少,如印度聖雄甘地的不合作運動、馬丁路德˙金恩的民權運動、反越戰和平運動,以上都是這些國家共同的歷史記憶,並形塑一個世代的氛圍。
2012-01-12 學習手冊:L8 Q2 媒體報導 解析
.某研究單位針對該國新聞媒體的國際新聞報導,進行半年觀察之後得出表一的統計資
料。若依據這項資料歸納該國的國際新聞報導現象,下列何者最適當?
表一
報導的國家數 |
28國(其中3個歐美國家佔總報導次數的76%) |
主要報導內容及 所佔比例 |
1.天災人禍,24% 2.世界主要政治領袖與國際會議,48% 3.世界知名富商與流行品牌,15% 4.世界知名藝人與娛樂新聞,13% |
主要新聞來源及 所佔比例 |
1.編譯自美聯社與法新社的外電報導,68% 2.編譯自其他外電報導,19% 3.該國駐外記者實地採訪,13% |
(A)強勢文化霸權影響媒體的報導內容 (B)跨國媒體企業偏好報導政治類新聞
(C)新聞媒體過度走向綜藝化與娛樂化 (D)媒體對國際政治局勢的瞭解不深刻
【答案】A
【解說】(A)從「3個歐美國家佔總報導次數的76%」、「編譯自美聯社與法新社的外電
報導,68%」可推知,歐美強國對媒體的報導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B)政治類
新聞報導所佔比例最多,但是否皆為跨國媒體企業所報導則無法得知,也可能
是由該國當地媒體的駐外記者所報導。 (C)此類報導所佔比例並非最多。 (D)
從表中無法得知。
【出處】三民版高中公民與社會(一)第八課〈多元文化〉P.136。
2012-01-06 L5: 社會運動 秋鬥
〔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自主工聯、人民火大聯盟等四十多個社運團體昨天在凱達格蘭大道集結,舉行「民國百年秋鬥」﹔主辦單位訴求,要團結所有弱勢人民的力量,封鎖這個只為資本家服務、出賣人民利益的政府,奪回人民的政治與社會權力。
40多社團 集結凱道怒吼
昨天這場工運活動從下午四點多開始集合,一直到晚間九點多;儘管天候不佳、持續飄雨,但對生活現狀與工作高度不滿的民眾仍熱情湧入現場,主辦單位預估參與活動人數約近千人。
這次「百年秋鬥」以「搖頭派對」進行,訴求主軸包括:「藍綠無能、全民搖頭」,「政治要民主、經濟要公平、社會要正義」,以及「另外一種社會/政治是可能的」等。
嗆聲大隊 50人彈唱開場
活動開場由五十位成員組成的「嗆聲大隊」,手持吉他、邊彈邊唱進入主舞台;這支隊伍決定要徒步走到總統府嗆聲,但警方迅速以優勢人力、盾牌圍起人牆,阻擋群眾前進,使得現場氣氛一度劍拔弩張,後來「嗆聲大隊」在警方封鎖線前,大聲朗讀訴求與不滿後,隊伍才折返主舞台。
百年秋鬥召集人、自主工聯榮譽會長林子文說,秋鬥已進入第二十三個年頭,財團、資本家綁架了政治,民主不是投票就夠了,民主必須以「人民為主體」;經濟更不是競爭公平就可以了,而必須體現分配公平與正義。林子文強調,這麼多年來,已經看破兩大黨選舉政治遊戲,希望可以喚起民眾,看清楚藍綠政客的本質。
參與秋鬥的「反階級社會聯盟」負責人陳哲抨擊,行政院長吳敦義愛無薪假,是因為不想增加失業率,卻苦了廣大受薪階級;國民黨在台灣建立的是階級社會,最上層是政商特權,唯有二○一二年讓國民黨下台,才有機會打破不平等的結構,陳哲說,他支持「第三次政黨輪替」。
要公平正義 首投族入列
百年秋鬥現場可以看到很多大學生或「首投族」的身影。謝同學是台大政治系三年級的學生,他也是台灣農村陣線的志工;謝同學說,因為關懷社會弱勢與少數團體的議題,特別和朋友相約參加秋鬥,台灣有很多不公不義,人民應該挺身怒吼。
除了勞工面臨「無薪假、失業、減薪」與「責任制無加班費」的雙重威脅外,包括:反核「環保團體」、關注性工作者與性少數權益的「性別團體」、「移工與新移民權益團體」、「農民團體」與爭取「土地正義團體」等,也加入秋鬥行列。另外,護理人員和醫學院學生也上街頭,爭取護理人員權益與改善醫療勞動環境。
2012-01-06 L6 :新聞真假( 喝熱咖啡治感冒? 醫師斥無稽之談)
流感疫情持續升高,網路上熱烈轉載一篇名叫「萬芳醫師也用的感冒秘方」,文章中提到有感冒症狀,可以先喝熱開水,等5分鐘後再喝杯熱咖啡,感冒就能不藥而癒,這篇文章中還宣稱因為咖啡利尿,可以洗掉病毒,真的嗎?求證家醫科醫師,強調咖啡治感冒,去除病毒都是無稽之談。
冬天喝上一口熱咖啡,全身立刻暖呼呼,但喝咖啡還能治感冒嗎?網路上不斷轉載,一篇名叫「萬芳醫師也用的感冒密方」,提到一有感冒症狀,趕快先喝熱開水,5分鐘後再喝杯熱咖啡,就能不藥而癒,然而這方式真的是醫師推薦嗎?
書田診所家醫科醫師康宏銘:「如果遇到感冒,或是現在大家講的B型流感,它是真正病毒的感染,它會有一個必須的病程,不太可能會因為喝咖啡這件事,(感冒)馬上就好了。」
網路流傳來源不可考,然而謠言中還煞有其事,宣稱咖啡利尿,可以洗掉病毒、提神也有助提升免疫力,求證家醫科醫師,通通是無稽之談,其實少量的咖啡因或許能提神,要治好感冒完全不可能。
康宏銘:「多喝水(對感冒)這個是很重要,那確實水份也有帶走所謂,這種,不能講病毒,就是說我們一些代謝的廢物,那這些作用,確實是可以幫助我們感冒的恢復。」
尤其目前B型流感肆虐,更不能相信喝咖啡傳言,如果高燒不退,最好趕緊就醫,免得耽誤病情。
2012-01-03 平時考L7: Q26 女書 解析
神奇的女書 | |
轉載自【聯合書報攤】 |
2005/02/18 |
文:嚴農 |
|
【本文摘自歷史月刊205期】 2002年12月,中國誕生了全球第一部「女書」文字和電子詞典。 女書從歷史的塵埃裡被發掘出來以後,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法國女學者芭芭拉說:「女書是女人的聖經,真想不到在地球上某個角落還有一種供婦女使用的文字。」美國著名學者哈里‧諾曼說:「這是世界最令人驚奇的發現之一。」美國一位女學者為此到中國湖南江永女書流行的農村住了半年多,專門學習女書文字;日本由女知識分子為主成立了女書學習小組;加拿大、美國、法國、一些博士生紛紛選擇「女書」做研究論文。 女傳女 代代傳 女書,這種神奇的文字,到底是怎樣一種文字呢?原來,在中國湖南江永一帶,深受歧視和壓迫的婦女,為了互通心跡,訴說衷腸,便產生了這種只有婦女才能讀懂的女書。 女書文字的學習和傳授,一般是在家庭和婦女之間代代相傳,傳女不傳男。姑娘懂事時,對母親和祖母繡在手帕上,寫在紙扇上的女書開始產生興趣,母親和祖母便開始教她認女書文字。學了一些女書以後,姑娘便跟自己的小夥伴們一起認,一起唱。為了結交更多的姐妹,就動手用女書寫結交書和通信,這樣,她們的女書水平就逐漸提高了,也因此,女書由上輩傳下輩,女人傳女人,一代一代傳下來,並豐富起來。 女書為什麼產生在中國湖南江永一帶呢?這和當地獨特的社會環境有關。這裡十分盛行出嫁姑娘不落夫家的習俗,男女也不能自由交往。這樣,一個姑娘婚前被嚴鎖在閨房裡,不讓與男性交往;婚後,仍不能與丈夫真正組織家庭只能在娘家與女性夥伴一起紡紗織布,以致她們對娘家女性夥伴的感情,遠遠超過對丈夫的感情。「姐妹面前不講假話,丈夫面前不講真話。」這樣一個與男性社會隔絕的女性社會,便是女書產生的社會背景。 女人用女書表達感情,訴說身世,一般都迴避著男人,這種只傳女不傳男的女書「密碼」,與婦女的年齡沒有關係。女孩子們常常聚在自己的閨房中書寫女書,中年婦女一邊紡紗織布,一邊閱讀紙上、扇上的女書,年老的寡婦和未出嫁的姑娘,她們對女書有著特別深厚的感情,年老的寡婦,需要女書寄託對故去丈夫的苦思,未出嫁的姑娘,需要通過女書結交更多的姐妹。 女書的載記工具 傳遞、記載女書的物品有四種,書、紙、扇、巾,稱為女書、女紙、女扇和女巾。女扇是婦女們使用的美麗扇子,扇子上一面工整地繡著女書,另一面畫著優美的山水。女巾是婦女們使用的精巧的手巾,手巾上清晰地繡著女書。女巾有綢緞的、布料的,顏色五彩繽紛,十分秀麗。女紙是用來寫女書文字的紙,紙的顏色有紅、有白、有黃,形狀有方塊、長條,一般為草紙、毛邊紙,較大的女紙可摺疊起來收藏、閱讀時再鋪開。女書是用女書文字寫成的書本,從幾頁到幾十頁都有。所有女書都是手抄本,沒有標點符號,不分段落,不寫書名,也沒有作者、抄寫者和年月日,沒有封面和封底。 年老婦女臨終前,要燒掉自己的女書。這是因為結拜姐妹之間的通信,包含著許多個人隱情、隱私,不願讓人知道。 女書,這一女性文字的唯一「活化石」,對婦女學、女性文化、民族文化、民俗學、古文字學、語言學、考古學,人類文化學、社會學、文字和哲學的研究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女書」有力地昭示:對於人類歷史,女人不僅是參與者,而且是極其富有創造力的參與者。 時至今日,國際間對這種現存的獨一無二的女性文字,這種不可思議的獨特文化現象,已發表過一百五十多篇論文,出版著作二十種,女書字典一部。 2002年11月19日,女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湖南省江永縣隆重舉行。專家一致認為:中國女書不僅是一種極其奇特的女性符號體系,而且是一種活著的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的世界性最古老文種之一。 為了搶救世界上唯一女性文字──女書,江永縣上江圩鎮普美村「女書」園,日前正式動工。搶救「女書」的「希望工程」已進入具體實施階段。整個女書搶救的「希望工程」,將耗資近一千萬元。有關部門已正式通過文化部門向美國福特基金會提出申請,以保護和扶持這一瀕臨滅絕的文化珍寶。一批國內外著名「女書」專家將應邀參與這一工程建設。祝願在專家和人們的共同保護下,這一人類的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女書能得到發展和光大。
|
女書的文字形似漢字,但與漢字不同。其形體傾斜,略呈菱形。筆畫纖細飛揚,自由舒暢,當地婦女把它叫做“長腳文”。
女書的書寫款式與中國古代線裝書相同,上下留天地,行文自上而下,走行從右至左,通篇沒有標點符號和橫豎筆畫,均由點、圈、撇、捺、折5種筆畫組成,約有1500多個單音文字。具體地說,這種文字叫“女字”,用這種文字寫成的作品叫女書。
女書在湖南等地曾以一種孤獨而鮮活的方式,浸潤了女人生命中的每一個細節。漫長的歲月裏,見證了多情善良的女人的快樂與悲傷,成爲女人生命中最溫暖的慰藉。女書已由單純的文字變化爲婦女與命運抗爭的武器,成了她們的精神寄託。
女人們用女書編歌和創作,女書作品幾乎都是詩歌,主要爲七言詩,少數爲五言詩,一般書寫在精緻的宣紙、扇面、布帕上,廣泛用於女子出嫁、 結拜姐妹、祭祀悼念,記錄歷史大事等。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1212397
2012-01-03 平時考 L7:Q30文化資本 解析
經濟資本是由生產因素(如土地、廠房、勞動力等)、經濟財產、各種收入和經濟利益所組成。這些資本可以立即、直接的轉換為貨幣,而且以財產權的形式獲得制度化的保障。
文化資本指由知識、語言、思考模式、行為習慣、價值體系、生活風格或習癖(habitus)等組成的形式。在某種情形下,文化資本可以轉換成經濟資本,並且以教育文憑的形式獲得制度化。
社會資本是指借助於所佔據的社會關係網絡而把握的資源或財富(高宣揚,1991:38)。因此,社會資本是由社會地位與社會關係所組成,經由社會賦與它的名銜而制度化。
這些資本雖然以經濟資本為根基,但是,各個資本間可以進行轉換與輸送。然而,這些資本間的輸送、轉換,並非赤裸、直接的。為使各資本能產生最大的效用,必須隱蔽資本轉換、輸送的機制,社會的支配關係才能在合法形式的掩蔽下,遂行其權力關係。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1505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