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06)505-2916 . FAX(06)-5052917

2012-04-02 L4: 剩餘價值(絕對剩餘價值)

高三下公民
 

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剩餘價值是指剝削自勞動者勞動價值中的利潤勞動價值和工資之間的差異),即「勞動者創造的被資產階級無償佔有的勞動」。關於剩餘價值,社會主義國家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認為,剩餘價值應該歸無產階級所有。

定義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認為勞動是價值的源泉,即勞動價值論。「價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一定義表明,首先價值是商品社會所特有的現象,沒有市場就沒有商品;其次價值是勞動的凝聚,所以機器不能創造價值。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也認為,機器和其他的原材料,雖然不能創造勞動,但是可以把其作為商品的價值轉移到新的產品中去。這種轉移是通過生產過程完成的,而新價值的產生也是通過這個過程完成的。這一個統一的過程隱蓋了工人創造剩餘價值的過程。

馬克思認為,商品流通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基礎,而商品流通具有兩個基礎的表現形式——為要買而賣,以及為要賣而買;如果用W表示商品,用G表示貨幣,則前者可以簡寫為W-G-W(商品-貨幣-商品),後者亦可寫作G-W-G(貨幣-商品-貨幣)。馬克思提出,這兩種流通形態的主要不同在於,前者是為了換取商品而出賣已有的等價商品,後者則是為了得到增額的貨幣而進行商品買賣。在W-G-W的流通過程中,雖然前後商品的使用價值會有不同,但是價值量是基本相等的,即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貨幣在其中只是充當「墊支」的媒介。而在G-W-G的過程則大不相同,在一輪交換過程結束後,商品買賣者可以從中取回一筆增加的貨幣:譬如,用¥100購買棉花,再將此棉花販賣出去而得到¥110,最終所得的貨幣比開始時增加了¥110-¥100=¥10;此時,這一過程的表示應該寫作G-W-G』,而G』比G增加的貨幣量,即G』-G=ΔG被稱作剩餘價值,即流通過程中的價值增值額。

通過剩餘價值,我們很容易推出,工人們所得的總收入是永遠比他們所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價值要少的(否則沒有剩餘價值),也就是說,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社會的購買力是低於社會所生產的物質財富的,因此,經濟危機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9%A9%E4%BD%99%E4%BB%B7%E5%80%BC

2012-04-02 L4: 費邊主義

高三下公民
 

費邊主義(Fabianism),又稱為費邊社會主義(Fabian Socialism),為英國費邊社(Fabian Society)所倡導的一種民主社會主義學派。

西元一八八四年成立於倫敦的費邊社,係由少數具有祉會理想的青年知識分子所組成,重要的代表人物有:韋伯夫婦(Sidney and Beatrice Webb)、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華萊士(Graham Wallas)。他們以古羅馬名將費邊亞(Fabius)做為學社名稱的來源,意即師法費邊亞有名的漸進求勝的策略。


費邊主義者的基本信念認為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實現,是一個漸進而必然的轉變過程。他們看到英國民主憲政的擴展以及勞工組織的發達,足以促成必要的社會改革,因此排斥馬克思階級鬥爭及激烈革命的觀點,改採民主溫和的方式,企圖以國家做為推動改革的工具,主張廢止土地私有制、工業國有化,以及實現各種社會福利。

費邊主義者參與協助英國工黨(The Labour Party)的成立,並成為工黨中頗具影響力的會員,但其重要的貢獻,實在於透過各種活動,包括學術的研究出版、演講、座談會以及暑期學校的舉辦,向社會大眾進行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與傳播,喚起社會良知,鼓次改革措施,因而對於教師、公務員、工會領袖、國會議員等等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用。一八八九年起陸續出版的費邊社會主義論文集(Fabian Essays in Socialism)。

Reference: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費邊社與「工黨」(Labor Party)

自從1867年馬克思在英國出版其名著資本論(Capital)以後,英國就有不少研究馬克思思想的社團產生,其中以許多學者名流如蕭伯納(Bernard Shaw)、威爾斯(H. G. Wells)、韋伯夫婦(Sidney and Beatice Webb)等人參加的費邊社最為有名。經過這些學者研究,認為馬克思以暴烈手段來推翻資本主義、無產階級專政等主張均不對,改革社會的途徑仍以經由國會立法始屬正當,經由溫和緩進的方法來追求均富的目的。費邊社這種主張後來被英國許多知識分子所接受,甚至連許多工人組織的工會也很贊同,後來經由許多贊同費邊社主張的社會主義分子的活動,以工會為基礎而於1893年1月組成獨立工黨(Independent Labor Party),這就是工黨產生之始。英國工黨不接受馬克思暴烈革命的路線,而接受費邊社溫和改革的路線,這就與英國長期和平改革所培養出來的祥和理智有著密切關聯。

2012-04-02 L4: 烏托邦社會主義

高三下公民

空想社會主義英文utopian socialism)又稱烏托邦社會主義。是產生於資本主義生產狀況和階級狀況尚未成熟時期的一種社會主義學說。現代社會主義思想的來源之一。空想社會主義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識形態社會,並為之不懈努力奮鬥。

這種學說最早見於16世紀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一書,盛行於19世紀初期的西歐

主張

空想社會主義者認為社會主義的理想社會應該建築在人類的理性正義的基礎上。這種社會至今還未出現,是由於人們不認識和承認的緣故。他們覺得只要有天才掌握了這種思想,並推廣開去,就能實現他們心中的理想社會。空想社會義者反對資本主義,並認為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是由於人類在道德法律上犯了錯誤,背棄了人類的本性的緣故,他們的目的是要消滅這種錯誤。

 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

所有空想社會主義者都批判資本主義制度,並確信資本主義應當為社會主義所代替。莫爾揭露了資本原始積累,痛斥了剝奪農民土地的圈地運動,指出這是羊吃人。聖西門把無政府狀態稱作"一切災難中最嚴重的災難",認為經濟自由必然導致這一狀態。傅立葉認為雇傭勞動制度是"恢復奴隸制度",資本主義工廠是"溫和的監獄"。歐文抨擊了資本主義私有制,認為私有制是一切階級之間紛爭的根源。他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階級剝削關係,工人創造了巨量的社會財富,卻被工廠主、商人、銀行家、經紀人、收租者、食利者以及達官顯貴所瓜分。

公有制

大多數空想社會主義者都主張實行"財產公有制",但各有見解。莫爾等把財產公有制理解為生產資料和消費品都公共佔有。摩萊裏、歐文等則理解為除日常生活品以外的財產的公共佔有,即是生產資料的公共佔有。少數空想社會主義者如聖西門、傅立葉在自己的理想社會中保存了生產資料私有制,這是資產階級傾向的明顯表現。一些空想社會主義者也提出了計劃經濟的思想。聖西門主張,在實業制度下要有計劃地組織生產,徹底根除無政府狀態。

 消費

16至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都帶有不同的禁慾主義色彩,有的甚至公開鼓吹戒絕一切享受的、苦修苦煉的斯巴達式的生活。到了19世紀初期,禁慾主義已經失去得以存在的條件,這時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批判禁慾主義,對未來理想社會的高度物質和文化生活水準作了富有吸引力的宏偉想像。

城鄉結合

托馬斯·莫爾開始,許多空想社會主義者都注意到解決城鄉對立、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對立的問題。羅伯特·歐文主張,把城市和鄉村結合起來,把工業和農業結合起來,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起來。

 發展

空想社會主義的發展經歷了3 個階段:16世紀至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初,共經歷了300多年。3個階段的社會和歷史條件各不相同,無產階級的發展水準也不同。

16世紀17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提出了「實行公有制」、「人人勞動、按需分配」等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但對社會主義的設想還只是一個粗糙而簡單的輪廓。

18世紀,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開始對社會主義進入理論探討和論證階段,並用「法典」形式作出明確規定;對資本主義私有制進行了批判,認為私有制引起經濟上的不平等、進而導致政治上的不平等 ;當具備初步的階級觀點後 ,主張實行絕對平均主義的、斯巴達式的共產主義;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時,以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廠為原型,主張在封建制度崩潰後,在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廠的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 ;贊同君主制、終身制、家長制等。

19世紀30和40年代,空想社會主義發展的頂峰時期。由於英國工業革命歐洲大陸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這時期空想社會主義者對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觀念進行了批判 ;理論上,提出政治制度的基礎是經濟狀況,指出私有制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設計未來理想社會主義制度時以大工廠為原型,完全拋棄了平均主義和禁慾主義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3%8F%E6%89%98%E9%82%A6%E7%A4%BE%E6%9C%83%E4%B8%BB%E7%BE%A9

2012-04-02 L4: 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

高三下公民
  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
 

〈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大鬍子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

  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關係,有點麻又不會太麻。或認為兩者相同,同是一家,何必分居分財?其實,在某段歷史裡,或可等而論之,但在大部分時間非但不同,後者往往用以突顯自己、區分前者。復次,當兩者並行於世,往往有特殊的意指與內涵,固然不可視為兩種體系,但同個屋簷下,大嫂二嫂確實不同,不可胡睡亂睡,兩者之分,不可不辨。

  社會主義往往與(古典)自由主義相對,兩者主張不同、理論不同、看法不同,到了十九世紀,社會主義出現改革者:馬克思與恩格斯為「科學的社會主義」,如此自稱,是刻意區別他們所謂「烏托邦社會主義」(Utopian Socialism,又稱空想社會主義,意謂「子虛烏有之鄉」),代表人物如聖西門(Comte de Saint-Simon1760-1852)、歐文(Robert Owen1771-1858)、魏特林(Wilhelm Weitling 1808~1871)等,「烏托邦社會主義」並非學派,也非團體,既無規章,亦無領袖,只是一種籠統的稱呼,改革計畫皆異,不可等而論之,不過歸納而言,到是有幾個共同點:因工業革命而產生的種種弊端,讓他們大為不滿,企圖經由物質環境的重建,重返工革前的精神文化,反對暴力革命,主張改革,標榜合作。是故,「烏托邦社會主義」並非貶義,而是一種理想、一種遠景、一種美好的大同世界。

  當然,在馬克思的觀念裡,「烏托邦社會主義」的封號頗有諷刺意思,「空想」自不足論,「烏托邦」又豈有此理?唯有「科學的社會主義」方為正路,工革固然造成種種弊端,若因此主張返回先前精神文明卻是無聊。消除弊端,「鬥爭」與「唯物」足矣,「經濟」決定一切,「革命」才是王道,他與恩格斯刻意使用「共產主義」(communism),1848年更有〈共產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就是為了區別別人、為了突顯自己,同時也作出宣告:擺擺攏是社會主義,唯有「共產」、只有「共產」,給我共產,其餘免談,共產主義才是社會主義的高峰、最高階段。這是「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在馬克思的認定裡,其實就是Utopian Socialism)的第一次區分。

  故事還沒說完,歷史仍在繼續,馬克思主義已成社會主義主流,Utopian Socialisn早已遠去,「共產主義」已無使用的必要,亦不需再區分突顯,故共產主義漸而消失,「社會主義」再被正名──社會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

  同時段裡,十九世紀後期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馬克思預言的英國革命並未發生,人民所得與生活卻大有改善,中產階級也日漸壯大,無產階級的定義卻日漸不明,如此種種,批評共產主義之聲幾乎也是同時而起,批評之所及,「修正派」於焉產生,社會主義修正派主張以和平漸進改革,階級不必對立,工人不必革命,唯物不定成功,主義仍需修正。此時,馬克思主義者不高興了,在他們眼裡:馬克思就是神主牌,並無錯誤,何來修正之必要?所以堅持、認定馬克斯主義是就是最理想、最美好的社會主義,這些「基本教義派」大力反對修正派,爭論之所及,形成右派與左派,左右之爭,在「第二國際」吵得面紅耳赤、不亦樂乎(左右派出現於法國大革命,比較而言,左派意指激進,右派意指保守,此時:修正派-右派;基本教義派-左派),在左右開弓的衝突下,修正派為大多數,故獨佔「社會主義」之名,這時,社會主義就是溫和社會主義、就是修正派。

  此後高潮迭起、一次不NG,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布爾什維克大獲全勝,孟什維克、修正派大獲全敗,「共產主義」又重被引用,同時被賦予新意,這是第二次區分。

  1919年,列寧成立「第三國際」,再把「共產主義」正名,社會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就是共產主義,時勢造英雄,英雄又革命,革了又革了,社會主義的鋒頭,愈來愈「抖」,加上斯大林(Joseph Stalin)三次的五年計畫,在經濟大蕭條的西方哀嚎聲中一枝獨秀,愈來愈嗆,紅透半邊天的結果,造成世人的矛盾與游移,說它好,眼見為憑,說它壞,又覺得不妥,始終只能霧裡看花,早中年的胡適對社會主義一下反對一下稱讚,沒個準兒,原因便在於此。

  共產主義這麼出鋒頭,是不是就天下太平、五階段論了呢?諷刺的是,共產主義愈是發展,詮釋的空間就愈大,用誇張點的話說:愈到後來愈扯、愈來愈「忘了我是誰」,從經濟改革到政治革命,從工人無祖國到農民萬萬歲,從階級鬥爭到一抓就靈,「六經皆我注腳」,列寧修改它、斯大林改正它、毛澤東濫用它,只要能為我所用,管它個屁「原始理論」?注到後來,以為一切美好、「柳暗花明又一村」,沒想到卻是「山窮水盡疑無路」──何止「疑」?而是浩劫茫茫、「一片江山浩劫塵」!

  「職業革命家」的斯大林被鞭屍,被劃清界線(De-Stalinization);「一陣風雷驚世界」的老毛胡搞瞎搞,千萬人餓死冤死。馬克思若然復生,眼見於此,也只能拌著眼淚與安慰,一口一口地嚥下自己,到底,該哭還是該笑?大概都不是,我本將心託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他早就「哭笑不得」啦!

二00五年八月二日 

後記:

  所以有「科學的社會主義」的自稱,還是要回到那個時代來看:馬克思的時代,正是啟蒙運動、科學革命、工業革命相繼而來的時代,自然科學有重大的突破,再加上達爾文的物競天擇、演化論,使得很多人深信社會人文也可以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孔德(August Comte)亦是一例,因此,「科學的」「合理的」「理性的」便成為學者互相標榜的原則,在當時風氣之下,加上馬克思認為自己的理論才是社會主義的高級、又為了區別Utopian Socialism,所以便自稱「科學的社會主義」了。

  再者,以思想史來看,從康德到費希特(J.G Fichte)、黑格爾、尼采馬克思等人,派別不同,學說各異,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離上帝愈來愈遠,哲學與神學不必再有關係,再者,啟蒙時代哲士們主張找尋的「自然法則」(nature law),吉朋(Edward Gibbon)的《羅馬帝國衰亡史》與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不可見之手」等等,都是這種思潮的產物。既有「自然法則」又遠離上帝, 在當時人看來,也就愈來愈合理、科學了,擴而大之延而伸之,「科學的社會主義」便受到很大影響。

  以上種種觀之,「科學的」之由來,便在於此。
http://mypaper.pchome.com.tw/8y388253/post/1249817857

2012-04-02 L4: 永遠的共產主義夢想

高三下公民
[flash=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CE8-2V6UlM4[/flash]

2012-04-02 L4: 馬克思主義究竟是什麽?

高三下公民
[flash=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JAxSwSTjjnM[/flash]

2012-03-30 L4: 有錢人應該多繳稅嗎

高三下公民
[flash=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0EwJRUzVYxk&feature=related[/flash]

2012-03-30 L4:新自由主義

高三下公民
[flash=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WEfuqo-C7eY&feature=related[/flash]

2012-03-30 L4: 媒介與社會-老師的意識形態

高三下公民
[flash=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lCV6Dpp6e30[/flash]

2012-03-28 L3: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邦交國

高三下公民
 
國際組織按照組織成員性質分為政府與非政府,按照參與成員分布分為全球性與區域性
在政府部分: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以「中華台北」名義,民國80年加入
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個別關稅領域」名義,民國91年加入
世界衛生大會(WHO),觀察員列席,以「中華台北」名義加入,民國98年加入
非政府部分:
國際特赦組織
國際世界展望會
並沒有加入國際刑警組織...
我擁有會籍之政府間國際組織網站/組織名稱/英文簡稱/我加入日期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 (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 OIE 1954/10/01
亞洲生產力組織
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APO 1961/05/11
國際種子檢查協會
International Seed Testing Association ISTA 1962
國際棉業諮詢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tton Advisory Committee ICAC 1963
亞洲開發銀行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 1966/08/22
亞非農村發展組織
Afro-Asian Rur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AARDO 1968
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
Food and Fertilizer Technology Center for the Asian and Pacific Region FFTC/ASPAC 1970/04/04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
AVRDC-The World Vegetable Center AVRDC 1971/05/22
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 IOSCO 1987
亞太經濟合作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1991
東南亞國家中央銀行總裁聯合會
South East Asian Central Banks SEACEN 1992/01/24
國際衛星輔助搜救組織
International Satellite System for Search and Rescue Cospas-Sarsat 1992/06/04
中美洲銀行
Central American Bank for Economic Integration CABEI 1992/11/10
亞洲科技合作協會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Cooperation in Asia ASCA 1994
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Supervisors IAIS 1994
亞太法定計量論壇
Asia-Pacific Legal Metrology Forum APLMF 1994/11
亞洲稅務行政暨研究組織
Study Group on Asian Tax Administration and Research SGATAR 1996/02
亞太防制洗錢組織
Asia/Pacific Group on Money Laundering APG 1997/02
亞洲選舉官署協會
Association of Asian Election Authorities AAEA 1998/02
「艾格蒙聯盟」國際防制洗錢組織
Egmont Group 1998/07
亞太農業研究機構聯盟
Asia-Pacific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APAARI 1999/04/07
國際競爭網絡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Network ICN 2001/01
世界貿易組織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2002/01/01
北太平洋鮪魚國際科學委員會
Interim Scientific Committee for Tuna and Tuna-like Species in the North Pacific Ocean ISC 2002/01/30
世界關務組織(WCO)下屬之「關稅估價技術委員會」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Technical Committee on Customs Valuation) WCO 2002/01
世界關務組織(WCO)下屬之「原產地規則技術委員會」
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Technical committee on Rules of Origin) WCO 2002/01
南方黑鮪保育委員會(CCSBT)延伸委員會
Extended 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Southern Bluefin Tuna CCSBT 2002
世界貿易組織法律諮詢中心
Advisory Centre on WTO Law ACWL 2004/03/08
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 WCPFC 2004/12/02
國際貿易資訊暨合作機構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Information and Cooperation AITIC 2009/5/21
(資料來源:外交部網頁)
 
台灣目前擁有23個邦交國
亞東太平洋地區
•帛琉共和國Republic of Palau
•吐瓦魯Tuvalu
•馬紹爾群島Republic of the Marshall Islands
•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
•吉里巴斯共和國Republic of Kiribati
•諾魯 Republic of Nauru
中南美洲
•瓜地馬拉共和國Republic of Guatemala
•巴拉圭共和國Republic of Paraguay
•聖文森S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貝里斯Belize
•薩爾瓦多共和國Republic of El Salvador
•海地共和國Republic of Haiti
•尼加拉瓜共和國Republic of Nicaragua
•多明尼加共和國Dominican Republic
•宏都拉斯共和國Republic of Honduras
•巴拿馬共和國Republic of Panama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Saint Christopher and Nevis
•聖露西亞Saint Lucia

非洲
•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
•聖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Sao Tome and Principe
•史瓦濟蘭王國Kingdom of Swaziland
•甘比亞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Gambia
歐洲
•教廷The Holy See
(資料網頁:外交部)
 出處“被貓撿到的幸福”:http://maybird.pixnet.net 原文地址:http://maybird.pixnet.net/blog/post/29269931